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在积极的稳步推进中。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内涵是以人为本,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公民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和谐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和谐社会中各种因素和谐发展的一项指标。在和谐社会这样的背景下,公民道德建设如何富有成效,不仅是国家的事,同时也是社会、企业和公民等的事。必须发挥国家、社会、企业以及公民个人诸主体作用,形成合力,协同共建。现阶段,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还处于一种从上而下的灌输状态,各主体应起的作用没有发挥,在道德实践中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首先,通过和谐社会和公民道德建设之间诉求的探讨,分析了和谐社会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及公民道德建设对和谐社会的要求;其次,理性分析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现实问题及面临的未来挑战;最后,通过深层次的解读和分析,运用协同理论,提出了公民道德协同共建理论,分析了公民道德协同共建的现实基础,探索了公民道德协同共建的制度保障,总结了公民道德协同共建的具体措施。旨在以和谐精神引领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的公民道德建设新体系,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处于转型中的社会,其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及措施也必然要发生转变。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公民道德建设的认识和理论探索也必然要随之拓展。面对和谐社会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要求,须将和谐发展作为道德建设推进的基础和动力,尊重公民道德的主体地位,发挥国家、社会和公民各主体的积极性,理顺主体间的关系,并通过完善协同共建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协同共建的资源保障、优化协同共建的权责体系、培育协同共建的社会资本等方面的措施,形成公民道德建设的协同共建机制,优化公民道德环境,为公民道德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提高公民道德实效,切实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进步。本文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有四个部分内容:第一,揭示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和谐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必然带来公民道德内涵的新变化。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在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完善公民道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民道德、和谐社会等相关的理论研究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三,对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公民道德建设、协同共建等相关理论内涵进行了厘定;第四,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章是和谐社会视阈下公民道德诉求。第一节阐述了在新的时代下,和谐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其对公民道德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节分析了公民道德建设对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同时,和谐社会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公民道德水平。第三章是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现状。第一节阐述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的成就。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社会环境和公民的道德素质都在不断提高。和谐的思想和氛围在不断加强,为文明的社会道德风尚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保障;第二节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三节分析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未来挑战。社会转型带了道德冲突,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渗透,要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民道德,就必须要创新道德实践形式,更新道德教育方法。第四章是和谐社会视阈下公民道德协同共建的思考。第一节阐述了公民道德协同共建的现实基础。经济和政治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视野。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各种要素要协同起来,带动了社会整体的发展,优化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环境,为公民道德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公民意识的逐步提高,加强了公民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第二节是公民道德协同共建的理论探索。从公民道德协同共建的内涵以及制度保障进行阐述;第三节是公民道德协同共建的具体措施。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加强现代诚信建设、构建和谐的共同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公民道德协同共建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