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连续地震背景噪声记录和互相关技术,反演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地震数据源于:北京大学宽频带流动观测地震台阵,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分中心提供的部分固定台站的连续记录及INDEPTHⅣ宽频带流动观测地震台阵。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取得所有可能台站对的面波经验格林函数和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反演得到了观测台阵下方周期从6 s至60 s的Rayleigh波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并且进一步反演获得研究区域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和莫霍面深度分布。短周期(6 s~14 s)相速度异常分布与地表地质构造特征吻合较好,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南北向转换带。而本文最重要的结果是周期大于25 s的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显示,以昆仑断裂带为界,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脉地区呈现与青藏高原截然不同的中地壳速度结构,反而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和川滇菱形块体速度结构相似。反演获得的剪切波速度在27.5km-45km深度的切片也明显地揭示:青藏高原的松潘甘孜地块和羌塘地块呈现均一的低速层;然而,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脉地区则呈现较强的横向不均匀性,尤其是柴达木盆地的高速异常和四川盆地的高速异常相对应。这些结果为前人提出的青藏高原东北向台阶式增长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地震学观测证据。与全球一维平均速度模型(AK135)相比较发现,本文测量和反演获得的研究区域内平均相速度和剪切波速度都比AK135模型慢很多,尤其是青藏高原的中地壳(25 km-40 km)剪切波速度显著低于全球平均速度模型。进一步的层析成像反演证实松潘甘孜和羌塘地块中地壳(27.5 km-45 km)呈现大范围均一的低速层,为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大规模中下地壳”层流”提供地震学观测证据。在祁连山脉的27.5 km-45 km深度观测到的明显低速异常体可能对应于该造山带下地幔岩浆活动导致的底侵作用,表明引起该地区地壳增厚的主要机制是来自地幔岩浆的底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