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特别是现代技术,就其自身发展而言并无善恶是非之分,而为它赋予价值判断的往往是人类的活动,即技术的应用。应用是现代技术的解蔽方式,是现代技术存在的价值与生命力。现代技术通过其应用不断建构着与世界的关系,并在技术与人、技术与世界、以技术为中介的人与人的三大关系和技术本身内部结构中获得其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教育中的现代技术应用,是现代技术与教育双向互动的结果,其独特之处在于,教育既要考虑技术的“能为”,又要考虑其“不能为”,既要实现技术的价值,又要通达教育的意义,即“使人成为人”。究其实质而言,教育中的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的统一、主体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的统一;就其内容而言,不同阶段与层次的教育在目的、价值、认知、道德与工具等方面又存在着不同的合理性表现与建构方式。离开了教育中的人,技术应用合理性便无从谈起,而离开了不同教育阶段和层次的独特的人,技术应用合理性则会流于形式,失去其生命力与价值。小学作为基础性的教育阶段,以其培养目标与儿童年龄个性特征对现代技术应用提出了尤为独特的要求,而小学课堂教学作为小学现代技术应用的主要场所与情景,孕育了基于技术与人、技术与教学、以技术为中介的人与人(师—生)、教师自身技术结构的“关系”维度下的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人—技术—教育”互动关系的失调招致了小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危机。从技术与人的关系维度看,技术乐观主义盛行,教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多媒体的程序,教学机智逐渐退化;技术设计与审美,忽视了小学生注意力的年龄特征,消解了小学生想象力与可能性的发展。从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维度看,教育目的与技术应用的目的存在偏差;教育过程趋于程序化和模块化;教育内容部分预设,忽视了小学生随堂可能性。从技术条件下师生关系看,师生情感对话受到限制,心理距离逐渐拉大。从教师自身技术结构来看,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技术技能发展不平衡,技术与教学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现代技术应用合理性基于关系,归于关系,促进“人—技术—教育”的交互整合,实现关系良性发展,是合理性建构路径的根本。就技术与人而言,优化教师自身的技术结构,关注小学生年龄段需求,追求技术设计与审美的合理性;就技术与教学而言,教育目的应注重认知合理性与道德合理性的共建,为师生共同道德人格的养成提供技术条件。教学内容上,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情景要求,增加技术呈现形态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则要适当“留白”,为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教师的随堂创造性提供空间。教学过程上,则追求在冷媒介与现代技术的促逼和限定中,促使师生不断跳出技术框架,达成了自身可能性的发挥,实现超越性的发展。就师生关系而言,则强调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师生情感对话,实现主体间性的达成。同时,还要关照教育与技术的双向互动,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不仅取决于技术对教育的调整和适应,同时也需要教育对技术的主动姿态,为“人—技术—教育”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构建以个体发展为本的开放、积极的课堂教学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