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使用博克新修辞学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同一理论”及“戏剧主义”为分析工具分析政治演说中的杰作之一--肯尼迪总统的1961年就职演说,从而为政治演说提供一种相对新而少为人探的视角。新修辞学根植于古典修辞学并于20世纪大量吸取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如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及人类学等,从而大大扩展了自己的研究范围。本文首先分析新修辞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如修辞学的定义,范畴,功能及几个主要修辞批评模式,然后着重介绍肯尼斯·博克的新修辞学理论。肯尼斯·博克被认为是新修辞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笔者从修辞定义,修辞范畴,修辞功能等角度构建伯克的新修辞学理论,并以博克新修辞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总结博克对修辞情景,听众,修辞形式,同一,同一策略及戏剧主义等方面的探讨整理构建就职演说的分析框架。“同一性”及“戏剧主义”是博克新修辞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本文将运用“同一性”,“戏剧五位一体”修辞批评理论对美国总统肯尼迪就职演说的进行案例分析以探讨修辞性演讲话语如何展示修辞动机,取得修辞效果。
博克认为,同一是劝说的关键,同一过程是人成为人及人际交往的基础,可以创造或凝聚一个社会团体。用同一理论分析肯尼迪的就职演说即将发表演说的过程看作总统使用各种同一策略与不同听众实现同一的过程。同一策略可分为两大类:内容同一及形式同一。总统在就职演说中通过诉诸同一认同,对立认同,误同等策略与国内外听众实现内容统一,并通过传统形式,重复形式,推进形式及次要形式与听众实现形式同一。此外,总统还通过诉诸情感,人格和逻辑与听众达成同一。
博克的戏剧主义理论基于他将语言视为一种象征行为的哲学观。从本质上讲,人是修辞动物,通过分析人们在戏剧舞台上的表现,我们可以得出其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看法,对话语交际策略及社会关系的理解。对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的戏剧主义分析以两个概念为基础:五位一体及关系比。博克认为:任何语篇都包含着人类动机,而五位一体为分析语篇中包含的动机提供了操作工具。五位一体包括五要素:即行为,执行者,方法,场景和目的。五要素的不同组合可形成十对关系比:场景-行为、场景-执行者、场景-方法、场景-目的、行为-目的、行为-执行者、行为-方法、执行者-目的、执行者-方法、方法-目的,颠倒每-对关系比的顺序可创设另外十对关系比。通过对总统就职演说中控制要素及支配关系比的分析,笔者可揭示出隐藏在文本下的动机。本研究兼具理论及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在于它不仅为政治文本分析引入一个新视角,即博克的新修辞学理论,从而为就职演说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更在于为修辞评论者提供分析人类行为动机的工具,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如何提供知识,包含并展示动机及构建人际关系,从而加深人们对修辞语篇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交际意识,进而改善人们的交际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