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行制度创新,长三角民营企业获得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经济已成为长三角区域的优势经济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市场力量。同时,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也面临着实力雄厚的外国企业和逐步脱胎换骨的国有企业的双重夹击、WTO的大门己经敞开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长三角民营企业急切地通过扩大规模、产生规模效应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抗击来自四面八方的风险。多元化经营战略作为民营企业的主要扩张方式,在为民企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同时,也助长了盲目多元化的倾向。因此,探讨长三角民营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的正确途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阐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在介绍长三角民营企业经营概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动因;影响长三角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效果的因素;长三角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文章从长三角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和长三角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两方面入手,分析了长三角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得出民营企业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民营经济是长三角的优势经济的结论。同时,结合案例分析,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析了长三角民营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的动因。接下来,文章对影响长三角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经行了分析。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组织结构、企业财务资源和企业家精神。
第四章是对长三角上市民企多元化的实证研究。研究选取84家长三角上市民企,分析它们的多元化经营的一般特点,用多元化数目和多元化类型两个指标衡量样本企业的多元化水平,并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别检验多元化数目和多元化类型与样本企业绩效的相关性。
根据实证结果,文章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多元化水平的提高(包括多元化数目的增加和多元化程度的分散),样本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效果却下降,这说明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并不能提高企业绩效。而与之相反的则是企业应立足于主业,在主业稳固,能熨平由于企业多元化经营而亏损的利润流的时候,企业应适当、有节奏、适时的进入与企业核心能力相关的多元化领域,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