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腺苷化因子FY决定poly(A)位点使用和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s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核生物中绝大多数RNA必须经过多聚腺苷化(polyadenylation,poly(A))的转录后加工才能形成有功能的mRNA。多聚腺苷化过程包括mRNA前体的核苷酸序列信号识别、3’末端的切割和添加一段poly(A)尾巴,其中poly(A)信号的识别直接决定了加尾的位置从而决定成熟mRNA序列。最近在哺乳动物中已报道,CPSF30-WDR33-CPSF160复合体对保守的poly(A)信号AAUAAA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其中CPSF30与WDR33共同稳定结合AAUAAA信号元件促进多聚腺苷化。在拟南芥中,AtCPSF30敲除突变体(oxt6)使NUE区间A-rich信号转向为U-rich信号,表明AtCPSF30参与了信号识别。然而,对于WDR33同源蛋白FY在信号识别方面的功能与机制未见报道,FY与AtCPSF30的关系也鲜见报道。最早发现FY是自主开花途径中的一个因子,FY的PPLPP结构域能够与FCA的WW结构域互作,从而调控FCA的APA,进而调控开花抑制因子FLC的APA,影响开花时间。此外,FY也调控关键休眠因子DOG1近端poly(A)位点使用。但是,FY在全基因组范围poly(A)位点选择中的作用仍然不清楚。本论文使用一系列FY突变体及FY/AtCPSF30双突变体,结合3’末端高通量测序方法PAT-seq(Poly(A)tag sequencing),从分子遗传学角度分析FY在poly(A)位点使用中的作用,同时阐明FY与AtCPSF30在poly(A)信号识别过程中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通过选择性多聚腺苷化来调控基因表达,决定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植物对环境响应的机理。本研究结果将为植物复杂的poly(A)信号识别机制提供遗传学证据,完善了植物多聚腺苷化过程的分子机制,为深入理解通过APA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对环境响应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对全基因组范围poly(A)位点使用进行分析:FY突变导致60%多的poly(A)位点(poly(A)site cluster,PAC)使用率发生改变,表明FY广泛参与了 poly(A)位点的选择。有趣地,FY的WD40结构域突变比PPLPP缺失对poly(A)位点使用影响更大。(2)对特异poly(A)位点3’UTR区间单核苷酸轮廓进行分析:FY的WD40结构域突变降低了 NUE区间A使用率,由45%降低到40%,而PPLPP缺失则相反,表明FY的两个结构域突变有着相反的影响在单核苷酸使用方面。fy2/oxt6和fy3/oxt6双突变体的单核苷酸轮廓变化与oxt6的相似,降低了 A使用率,增加了U和C使用率,表明FY的突变并没有加重oxt6突变体对单核苷酸使用轮廓的影响。而fy6/oxt6仅有72个特异PAC,暗示FY的过表达可能部分弥补了AtCPSF30功能的缺陷。(3)对特异PAC的NUE区间poly(A)信号分析:FY的WD40结构域突变降低了 AAUAAA及此信号的一个核苷酸变异的信号使用(约降低了 10%),而PPLPP结构域缺失增加了这些信号使用(约增加了 10%)。双突变体的信号使用变化与oxt6相似,也降低了这些信号使用(约降低了 30%)。以上结果表明FY与AtCPSF30都参与识别A-rich信号,AtCPSF30作用更强。(4)对转录本共表达及差异分析:FY的WD40结构域突变导致转录本的表达模式明显不同于野生型,并影响了 3000多个转录本的差异表达,进一步证实了FY的WD40突变对poly(A)位点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双突变体影响了 2000多个转录本的表达,但是fy6/oxt6影响的转录本个数少于单突变体,也进一步暗示FY的过表达可能部分补偿AtCPSF30的功能。此外,FY突变与AtCPSF30敲除影响的转录本存在差异,表明两个蛋白在调控转录本的表达存在着分工。(5)对DE-PAC及PAT在基因组上的分布进行分析:FY的WD40结构域突变增加了 PAT和PAC在3’UTR区间的分布,同时降低了在基因间区的分布,而PPLPP缺失有着相反的影响,表明FY的WD40和PPLPP结构域突变对全长转录本的表达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双突变体中,PAC和PAT在基因组上的分布与oxt6相似,降低了 3’UTR区间的分布,反而增加了基因间区的分布,暗示在双突变体中AtCPSF30起主要作用调控全长转录本使用。(6)对3’UTR区间APA分析:FY的WD40结构域突变导致基因偏好使用3’UTR近端的poly(A)位点,而PPLPP结构域缺失导致基因偏好使用3’UTR远端的poly(A)位点。在双突变体中基因也偏好使用3’UTR近端的poly(A)位点。以上结果暗示FY和AtCPSF30可能共同调控3’UTR区间的APA。(7)植物生长发育的表型分析:FY的WD40结构域突变体(fy3)的主根长度明显短于野生型,fy3/oxt6和oxt6主根长度变化与fy3相似。qRT-PCR验证分析表明,根发育相关基因SAHH和ATHB13的远端转录本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并且fy3、fy3/oxt6和oxt6中不同,表明FY和AtCPSF30调控根发育相关基因的APA,参与主根生长,但不同突变体调控根生长发育的机制可能不同。(8)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的表型分析:干旱胁迫后,FY的WD40结构域突变体(fy3)主根长度被抑制的程度明显大于WT,表明fy3对干旱胁迫敏感。fy3/oxt6和oxt6主根长度变化与fy3相似。qRT-PCR验证分析表明,突变体改变了干旱诱导基因RD26及ERD10的远端转录本和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同突变体改变表达水平程度不同,表明FY和AtCPSF30调控干旱相关基因的APA,从而影响基因表达,参与干旱胁迫响应过程,但不同突变体对干旱胁迫响应的机制可能不同。
其他文献
在全球能源系统向智慧、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多能互补协同、能量与信息交互融合等特点使得传统从供给侧出发的城市能源系统已不再适用。而新一代的综合城市能源系统将能够同时满足城市居民与建筑实时的冷、热、电与气等多种能源需求。本研究以优化城市能源结构为出发点,聚焦城市综合能源系统优化与评价这一关键科学议题,基于系统建模与数学规划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城市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分析评价方法展开研究,探索城市综合能源的
中华绒螯蟹(Ericcheir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蟹类之一,属降河产卵物种,生殖蜕壳后通常洄游到河口区低盐度海水中进行繁殖。盐度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的性腺发育,尚不清楚盐度对其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调控机制。本文首先系统评价了四种水体盐度(0、6、12和18)对中华绒螯蟹成体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生理代谢和脂类组成的影响,筛选性腺发育期间的适宜盐度。其次,采用基于气相色谱-
微囊藻毒素(MC-LR)是水华蓝藻释放的一种单环七肽肝毒素。高藻爆发时,MC-LR难以通过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有效去除,严重威胁饮用水卫生安全。本文针对开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国家战略需求,利用大气压强电离放电协同水射流空化效应制备·OH,结合高藻水源水强氧化处理,开展了·OH氧化降解MC-LR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基于大气压强电离放电制备·OH,快速降解直至矿化水中MC-LR。利用大气压
TAZ(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 binding motif)是 Hippo 信号通路下游一个重要的效应因子。TAZ能够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组织再生,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然而TAZ是如何调控转录的具体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种TAZ调控转录的全新机制。TAZ通过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
转录协同因子类固醇激素受体辅激活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 3,SRC-3)是p160辅激活子家族一员,它通过与多种核受体及其它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进而增强其靶基因的转录活性。虽然SRC-3的许多生理和病理作用已经被揭示,但是它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未见报道。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大动脉慢性疾病,是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最近,我们发现SRC-
原生生物在海洋微生物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将原生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联系起来,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传统的基于18S rDNA序列的研究无法区分环境样本中活跃和非活跃类群,而基于rRNA的测序方案更倾向于表征样本中代谢活跃的类群。因此rDNA/rR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环境样本中原生生物群落结构
大量的陆源有机质经河流携带、迁移、传输并沉积在河口及近海区域,在该区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对区域生态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受陆-海交互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河口-近海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十分复杂,且不同来源的有机质在迁移传输过程中其组成和化学性质也会产生差异性改变。因而,研究河口-近海域沉积有机质来源及迁移传输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以我国东南沿海的九
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是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未来海水表层温度的波动会随着全球变暖而增加,但是温度波动对浮游植物细胞生理活动及其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的研究还是鲜见报道。高CO2浓度引起的浮游植物生理响应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浮游植物应对高浓度CO2胁迫在基因表达层面的内在机制则未见系统的报道。本论文选择3种典型浮游植物:大洋定鞭藻类(球石藻类)-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
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主要类群,分布广泛且多样性高。硅藻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贡献了约40%的海洋初级生产力,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稳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假微型海链藻作为首个被全基因组测序的模式硅藻,广泛应用于重要生态功能和环境变动响应研究。假微型海链藻基因组虽然已经解读,但仍缺乏高质量的基因组注释信息。硅藻的生态成功表明其进化了一系列应对环境变动的策略和机制,目前围绕硅藻对环境营养盐变动的生
本文依托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2012年9月)和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分别研究了北冰洋楚科奇海(太平洋扇区)和北欧海(大西洋扇区)以及南大洋威德尔海西北部(西南极)的细菌丰度和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结合温度、盐度、营养盐和叶绿素α浓度等环境和生物因子,分析了不同海域温度以及叶绿素α等环境因子对细菌丰度和生产力的控制机制;通过对比浮游植物叶绿素α浓度及其粒级结构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