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腔内灌注卡介苗(BCG)是防治膀胱癌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其引起的膀胱局部与全身毒副作用影响了它的应用,本实验室成功构建了新型菌苗一重组人干扰素(hIFN)-α-2b-BCG (hIFN-α-2b-BCG),它结合了野生BCG (wBCG)和hIFN-α-2b的优势,又可以避免二者的副作用。重组hIFN-α-2b-BCG可以持续分泌hIFN-α-2b,避免了单纯膀胱灌注hIFN-α-2b作用时间短的缺点,可以使BCG和hIFN-α-2b长时间共同作用,从而产生最佳的免疫治疗效应。对于BCG的抗癌作用机制,以前多从淋巴-巨噬细胞免疫角度研究。但近年来发现wBCG膀胱灌注后,尿中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膀胱癌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中性粒细胞在重组hIFN-α-2b-BCG抗膀胱癌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主要比较重组hIFN-α-2b-BCG和wBCG刺激中性粒细胞后的上清液对膀胱癌细胞表面TRAIL受体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重组hIFN-α-2b-BCG. wBCG、wBCG+hIFN-α-2b和PBS分别与中性粒细胞共孵育,进行免疫刺激后,运用ELISA方法测各点上清液中TRAIL的表达情况。实验设PBS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为:重组hIFN-α-2b-BCG组,wBCG组,外源hIFN-α-2b组,wBCG+外源hIFN-α-2b组;选取一时间点的上清液作用于膀胱癌细胞T24细胞,用MTT方法检测膀胱癌细胞在第1天、第2天、第3天的死亡率;PBS、TRAIL、BCG和BCG联合TRAIL作用于膀胱癌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膀胱癌细胞凋亡率;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T24细胞TRAIL受体的基因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膀胱癌细胞表面TRAIL受体表达情况。实验设PBS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为3大组:第一实验组:单纯IFN-α组,单纯TRAIL组,IFN-α联合TRAIL组,rBCG作用组(需检测IFN-α、TRAIL浓度)。第二实验组:rBCG+中性粒细胞上清液作用组,BCG+中性粒细胞上清液作用组,IFN-α联合BCG+中性粒细胞上清液作用组。第三试验组:rBCG作用组,BCG组,IFN-α联合BCG组。结果:rBCG和wBCG可以明显促进TRAIL的分泌,所有时间点与PBS组和hIFN-α-2b组相比均有显著优势(p<0.05);hIFN-α-2b组与PBS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G组和wBCG组相比,在刺激6小时以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小时以后重组rBCG组和hIFN-α-2b+wBCG组相当,且两组均高于wBCG组(p<0.05)。本部分实验表明rBCG更能促进中性粒细胞分泌TRAIL。在24小时,重组hIFN-α-2b-BCG可以明显促进TRAIL的分泌,与空白对照组、wBCG组和wBCG+hIFN-α-2b组相比均有显著优势(p<0.05)。重组hIFN-α-2b-BCG组的T24细胞死亡率高于wBCG组、wBCG+hIFN-α-2b组(p均<0.0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到TRAIL和BCG混合组T24细胞的处于凋亡期的细胞数量(T=B2+B4)明显增加,且处于凋亡早期的细胞数量增加更为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G增强膀胱癌细胞表面受体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rBCG上调膀胱癌细胞表面TRAIL受体蛋白的表达比其他实验组影响膀胱癌细胞表面TRAIL受体蛋白的表达更加明显。结论:1、rBCG可以明显促进中性粒细胞TRAIL的分泌,对rBCG、wBCG和hIFN-α-2b刺激中性粒细胞分泌TRAIL作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重组hIFN-α-2b-BCG既有刺激中性粒细胞分泌TRAIL的作用,又有增强中性粒细胞TRAIL转录的作用。但野生BCG只能够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TRAIL,而没有明显增强中性粒细胞TRAIL转录的作用;hIFN-α-2b只能够增强中性粒细胞TRAIL转录的作用,而不能明显增强中性粒细胞释放TRAIL的作用。2. rBCG诱导中性粒细胞后的上清液比wBCG和wBCG联合hIFN-α-2b诱导后的上清液有更强的抗膀胱肿瘤能力,一方面与rBCG活化中性粒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例如本实验研究的TRAIL因子,另一方面与rBCG可以上调膀胱肿瘤细胞表面TRAIL受体的表达,增加膀胱肿瘤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