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国家自主创新体系随之出现,其核心是通过科技知识在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的良性机制,实现区域或国家范围内的知识共享,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校企合作便在这种内在需求的推动下应运而生。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校企合作进行了研究,但是以往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多为质性研究和经验性研究而正式化的数学建模研究尚显不足,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只是简单带过,没有明确校企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
本文以校企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为研究对象,融合核心竞争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文献法,对2002至2010年国内校企合作的24篇文献统计分析,研究归纳出高校在选择校企合作伙伴时涉及到的指标,最终确定了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校企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成本-竞争力两个维度的校企合作伙伴选择模型,把校企合作伙伴选择单独作为研究对象,提炼出校企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不仅解决了高校选择合作伙伴的问题也为联盟建立过程中的伙伴选择提供了思路,对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绩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