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分配公平性研究

来源 :吉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n_y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表现为城乡、行业以及不同群体劳动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尤其是劳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利于提高居民的劳动积极性和生产能力,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研究分析居民劳动收入分配公平性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理论基础,对初次分配不公平提供准确、全面的现实依据。另一方面,使政府社会对我国收入分配有更深刻的理解,居民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劳动报酬份额占比较低,这完全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选择从居民劳动收入的角度分析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因为劳动收入是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居民收入的比重最大,也最能代表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目前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差距,从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劳动收入差距分析,说明中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很大,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由此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平造成矛盾的政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用详实的数据和资料来分析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因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且造成城乡收入差距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中国人口大部分是农村人口,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会引起很大的矛盾,甚至造成社会问题,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城乡居民劳动收入差距,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完善的政策建议,也是政府很有作为的一个领域,也是最能体现政府职能的地方。本文主要观点是,目前中国如此严重的收入差距,收入分配不公平,有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很复杂,并且合理的收入差距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调动居民生产积极性的必然要求,但过大的收入差距是不取得的,收入差距过度扩大,很可能造成社会矛盾和社会动荡,而目前造成城乡差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引起的,是人为造成的,政府完全有能力,有责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第一部分论述劳动收入分配理论,包括古典学派的劳动收入分配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收入分配理论。第二部分运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差距,从三方面说明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第三部分分析造成居民劳动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第四部分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2008~2009年的经济危机几乎对所有行业造成冲击,甚至以研发为主推力的导电油墨和印刷电子市场也未能幸免。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在导电油墨和印刷电子市场上仍有许多新公司成立,且各公司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并在2010年陆续推出新产品。2011年,这种趋势还在持续。据知名咨询公司IDTechEx预测:2026年,印刷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即使市场规模仅达到预测值的一半,也意味着该领域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是其经济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之前,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已经对货币进行了研究。从配第、洛克和休谟到斯图尔特,古典经济学家已经逐步加深了
学位
犯罪是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在中国,犯罪学的研究还基本一直附属于刑法学,投入的研究人员和科研资料还很有限,学科发展一直很落后。但在国外,犯罪学
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是农村金融的重要任务。然而,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三农”对资金和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以小额信贷公司、资金互助组织和村镇银行
数字贸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正在改变就业人群、领域和方式。本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推导和计量模型,研究了数字贸易发展态势、偏向型就业效应,以及行业异质性作用,为数字贸易发展和就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数字贸易网络,描述发展现状:全球数字贸易网络发展较均衡稳定,但开始出现集中化趋势;各国地位差距较大,欧美处于中心;全球数字贸易网络能自我修复;中国地位相对边缘,贸易联系较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