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论述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是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法律用语,该制度是当前我国法学和司法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保障人权这个刑事诉讼的目的和我国现行制度的实践以及国际视野中的刑事被害人保护状况导入,分析了我国刑事被害人的现实法律地位和面临的问题,根据其国家救助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法理基础,在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制度的基础上,论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意义,并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是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法律用语,该制度是当前我国法学和司法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保障人权这个刑事诉讼的目的和我国现行制度的实践以及国际视野中的刑事被害人保护状况导入,分析了我国刑事被害人的现实法律地位和面临的问题,根据其国家救助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法理基础,在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制度的基础上,论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意义,并对该制度的构建从立法上提出建议。全文除导言、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约两万五千字。第一
其他文献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没有得到充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物质补偿的制度。当前,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是国际刑事司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在立法实际和司法实践中,都未对这一问题予以应有的关注,成为了“被刑事司法遗忘的角落”。由于现有制度的缺失,致使许多刑事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往往遭受“二次伤害”或出现生存危机,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隐患。为
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在于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享有行政优先权。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所享有的该项优先权是一种弱化的行政权。它在行政合同的成立、运行、解除、救济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优先权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对公共利益的保障,其合理性在于行政合同的行政性。在行政合同的整个运行过程中,要实现行政合同契约性与行政性的契合,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以发挥行政合同的优越功能和积极
行政拘留是我国法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其在社会生活中被大量的适用,但学界却缺少对其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从行政拘留的概念入手,查找已有叙述中的存在问题,概括出比较合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以衡平行政双方的实力对比为目标,通过比较研究、历史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对行政拘留的决定主体、政拘留的适用、行政拘留的程序约束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求对行政拘留现有制度进行可能的完善。
我国刑事诉讼及救济程序的缺陷和刑事被害人生存困境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刑事被害人进行补偿,是国家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确保有效打击犯罪的同时切实维护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措施。该制度的基础理论学界存在国家责任说、社会福利说、社会保险说、社会防卫说等诸多理论,制度价值则集中体现在正义和效率这两大永恒主题之中。本文通过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分
近年来,国务院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施行后,各地法院受理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普遍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寻求司法救济的途径解决。然而,由于我国在此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和不统一,导致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存在混乱,相同性质的案件在不同法院审理常出现差别很大或完全相反的判决结果。本文拟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存在的若干问题入手,探讨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及行政法规来妥善处理此类案
警察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确保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中国警察权的滥用,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对警察权进行了法律控制研究。本文共为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警察权概述,首先对西方和中国关于“警察”概念进行历史的回顾,在准确理解“警察”含义的基础上,对警察权的定义、属性、目的与任务、范围、性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突出警察权公益性。第二部分是对中国警察权的
近年来,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深受社会各界关注。我国对医患纠纷的处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司法实践来看,采用侵权责任都是最理想的处理模式。根据侵权构成要件,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是医疗机构应否承担责任的前提。医方之过失源自对其义务之违反。医疗过失为在诊疗护理中,医务人员未尽或未完全尽对患者所负最善良谨慎之注意义务,而致患者蒙受不良损害结果之情形。正确解
公共利益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很难对公共利益形成统一的认识,单纯从主观或实体方面来界定公共利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法律可以制定程序,把价值选择的问题转化为程序问题来处理也许是打破这种僵局的明智选择,通过正当法律程序赋予实体上特定价值判断的正当性,就可以形成能被接受的“公共利益”。笔者通过对于中外学者关于公共利益纷繁的定义,总结了公共利益不确定性的特征。同时分析了从实
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弱势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权利受到弱化。要实现法律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就应当在承认这种特殊性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倾斜性的制度设计和采取特别的救济措施来实现弱势群体的增权。本文从相对宏观的层面,通过综合运用社会调查及分析与推理等方法,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研究。一般而言,弱势群体指的是那些受特定条件限制而占有较少的社会资源、处
近年来,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小学校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报道也常常见诸报端,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映和激烈的讨论。校园伤害事件给学生本人、家庭及学校都造成了伤害,因此防范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件已成为社会关注、家长关心、学校担心的一个重大问题。然而,由于立法的滞后,对于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件的责任认定,实务界有不同的做法,在理论界也有不少的争议,导致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