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素材,以真人真事为纪录对象,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第一特性。纪录片创作,尤其是纪实风格的纪录片通常采用同步纪录来体现真实感,同时为了增强纪录片的可看性,也需要依靠纪录者的艺术加工来体现故事性和艺术感。其中,“寻找模式”便是纪录片创作者经常采用的一种叙事技巧。纪录片内容的呈现,通常需要寻找到一个“目标”,即导演在拍摄影片想要达到的拍摄目的,由此衍生出不同的“寻找模式”。这里的“寻找”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素材,以真人真事为纪录对象,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第一特性。纪录片创作,尤其是纪实风格的纪录片通常采用同步纪录来体现真实感,同时为了增强纪录片的可看性,也需要依靠纪录者的艺术加工来体现故事性和艺术感。其中,“寻找模式”便是纪录片创作者经常采用的一种叙事技巧。纪录片内容的呈现,通常需要寻找到一个“目标”,即导演在拍摄影片想要达到的拍摄目的,由此衍生出不同的“寻找模式”。这里的“寻找”并不是广义上对全部未知事物和精神领域的寻找,而是在叙事层面上建构的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方法。虽然未知的事物并不是全部运用“寻找模式”进行拍摄,但是“寻找模式”下所叙述的故事一定是未知的。大多数专题片的叙事手法通常是以现实论据来论证已确定的史实,应与“寻找模式”的叙事方式加以区分。笔者从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案例和导演入手,找到“寻找模式”在纪录片中呈现的大致“规律”,并进行具体分析和总结。从“寻找模式”的建构和具体应用入手,辨析“寻找模式”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论证,可以在今后拍摄类似题材纪录片时融会贯通。通过运用“寻找模式”达到有目的性、有条理地叙事,提高拍摄效率,使纪录片内容结构清晰,主题特色鲜明。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创作的纪录片《我从哪里来》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结合相关案例来分析“寻找模式”的建构和应用手段,并将此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纪录片中“寻找模式”的构成,分析纪录片“寻找”的结构组成;第二章:纪录片中“寻找模式”的寻找类型,了解创作中不同类型的“寻找”所形成的风格特色;第三章:纪录片中“寻找模式”的艺术功用,阐述纪录片的叙事艺术和受众心理;第四章:纪录片中“寻找模式”的应用手段,具体说明纪录片在实际拍摄时的方式方法。通过四个章节,探索“寻找模式”在纪录片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而梳理总结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丰富纪录片的表现手法。
其他文献
自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以来,国内掀起了一股欣赏美食的热潮,美食纪录片逐渐走进了观众的视野,层出不穷的优秀作品随之不断播出,同时美食纪录片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美食纪录片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止满足于美食作为物质形态所给予的美的体验,人们更注重欣赏艺术带来的精神享受,追寻美食背后的“人物情感”,关于美食的故事也在人
中国古诗词典雅隽永,意蕴丰富。古诗词歌曲以诗词为唱词,借鉴西方创作手法,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不仅民族特色鲜明,而且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本文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入手,从创作背景、诗词意境、音乐本体分析等多个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演唱古诗词歌曲的学习及实践,结合自己对该作品的理解,对其演唱以及情感进行探究和总结。希望在探究作品本身所蕴含诗词意蕴的同时,使得作品的演唱更加生动,情感更
在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大宅门》就是其中一首,这首作品中加入了很多京剧音乐的元素,使整部作品更加具有民族气息,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观众更能感受到强烈的亲切感。本篇主要是从歌曲《大宅门》的音乐特征以及演唱方面进行分析,其中音乐特征方面包括曲式结构、旋律以及节奏分析;演唱方面包括分析歌唱时的咬字吐字、气息的运用以及情感的表达。希望通过对本篇文章的研究,能够提
中国体育纪录片以展现体育人物以及相关体育事件为影像载体,聚焦着我国的体育事业,反映着整个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肩负着弘扬文化精神的使命。在此类纪录片中,创作者通过影像的方式呈现出与体育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这些文化现象背后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们互相影响、广泛交织从而形成整个文化场域,使得体育的文化属性得以凸显。立足于立体宏观的视角,本文将结合中国相关体育纪录片以及笔者创作的毕业作品《快跤传
影像艺术“疗法”是表现性艺术治疗中最为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和其他纪录片相比,人物纪录片以其特有的人本主义关怀肯定了人作为主体的情绪、情感价值以及自我认知能力,这和人类心灵“疗愈”有着最紧密的关联。在精神分析领域中,共情作为一种手段在心理治疗中得到重要发挥。人物纪录片相关主体的共情关联和“疗愈”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主体共情包括创作者和被摄对象的共情、被摄对象和现实人物的共情、接受者和纪录片“人物”的共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手工艺往往是在一定的时间段,一定的地域之下产生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溯源出所属的生活方式、自然产物、民俗文化、历史传承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集体记忆凝结的不仅是群体对于这些历史经验的积累,也是劳动者对现在所处环境、社会倡导、主流价值观之下的重塑,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和所思所想,且被后人所学习和品味。因此,集体记忆能够提高手艺类的非遗记录片的价值内涵和意义,开启古今对话的通道,从而
将区域特色符号有效融入不仅是文化纪录片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记录价值的关键之举。一方面文化及其元素的融入能够提升纪录片的内涵,使得纪录片特色更加鲜明,纵深感、接地感增强,让纪录片回归文化的深度、历史的厚度和区域的协同度。另一方面,将区域特色文化融入到纪录片的创作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提升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更为积极地进行传统文化价值的探索。本研究一是采取文献
真实是人物纪录片的核心,展露真实是人物纪录片的本质。人物纪录片的素材是客观存在的真人真事,通过对其客观记录来启迪受众。对于创作者而言,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创作素材。人物纪录片的素材选择均来源于生活,而非虚构;对于受众而言,真实性是纪录片最大的魅力。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真实空间共同构成了一部部优秀的纪录片。人物纪录片通过讲述某一人物身上的故事和性格特点、精神风貌,可以表现出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因
纪录片相对于其他影视艺术而言有着鲜明的特点,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它都以独有的视点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关注着普通大众的生活。因此,纪录片创作之初就蕴含着关怀意识,传播中更是彰显了一定的人文价值以及引发观众思考的力量。公益人物题材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种类型,以平民化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体现着对特殊群体的关怀。虽然人文关怀理念始终贯穿于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关怀的内涵也
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积极分子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岁月中通过斗争而创建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时代精神和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大国,其包括英雄人物事迹、英烈参军作战遗留下的个人战利品、体现的英雄革命精神,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故事,其优势可大致概括为:主题突出、古今结合、文化积淀。由于国土上的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创新多样,这为纪录片的影像创作提供大量珍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