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翅茎香青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mg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翅茎香青(A. sinica Hance f. pterocaula (French. et Savat.) Ling)系菊科香青属植物翅茎香青的干燥全草。别名白四棱锋、五花草、枫茄香。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中药,在民间拥有良好的用药基础,多用于急慢性气管炎、肠炎、风寒感冒、痢疾等的治疗。翅茎香青化学成分系统的理化性质鉴定结果显示其含有黄酮类、香豆素、多糖、皂苷、鞣质、醌类及甾体和三萜类。翅茎香青醇提各萃取部分进行止咳、祛痰以及抗炎的药理试验研究表明,在氨水引咳的小鼠试验中,除正丁醇部分,其他各
其他文献
禾本科间作豆科作物具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特点,在我国传统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前人对间作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养分利用优势等方面已做了大量研究,但通过间作禾本科密度调控豆科“氮阻遏”的机理和技术研究相对薄弱,使得该模式在提高氮素利用方面的潜力未能充分得以发挥。本研究以玉米间作豌豆为研究对象,在低(4.5万株/hm~2)、中(5.25万株/hm~2)、高(6万株/hm2)三个玉米密度下,初
学位
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足和水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2010年在兰州市榆中县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农场,进行了灌溉和秸秆覆盖对粮饲兼用玉米生物量及品质影响试验研究。试验设置W1(节水40%)、W2(节水20%)、W3(充分灌溉)三个灌溉处理,各处理分别在沟内覆盖秸秆,以无覆盖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1)灌溉条件对粮饲兼用玉米叶面积、干物质积累、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各指标均表现
学位
由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 E.O. Speer)引起的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该病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都可侵染,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小麦白粉病几乎在我国所有麦区都有发生。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明确我国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潜力、小麦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和重要抗病基因的利用状况,本研究对近几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的品种和小麦核心种质
学位
水通道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生物膜中的一类特异的水分转运蛋白,通过水通道蛋白实现的水分快速跨膜转运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应答等多种生理过程有关。本实验室前期工作显示,OsAQP是在水稻叶片保卫细胞中高表达的液泡膜型水通道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在水稻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与光敏色素光信号通路的关系,本研究观察统计了日本晴Wt、光敏色素突变体phyA和phyB三个水稻品种的生长发
学位
作为传统的药用植物,雷公藤在种植及生长过程中常与杉木等树种混交,目的在于提高植物群落间的稳定性和增强抗虫害等作用。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雷公藤和杉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化感作用。植物内生真菌是生活在植物组织内,对植物组织没有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它们与植物的共生体也被认为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目前绝大多数有关植物化感的研究都没有考虑内生真菌的影响,由此也造成一些关于植物化感作用的报道结果各不相同。
学位
为了确定小粒矮秆突变体广小粒的遗传方式以及控制该突变性状的基因功能,本文对广小粒的粒形、株高等主要农艺性状及遗传方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该小粒矮秆突变基因进行精细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农艺性状分析表明,突变体广小粒的千粒重、株高和原品种广占63S存在极显著差异。广小粒的千粒重和株高分别为11.83g和38.60cm,而广占63S的千粒重和株高则分别为22.77g和80.90cm。研究表明,
学位
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已成为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最近研究表明,控制内轮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是保守的,但单子叶特有的外轮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仍不清楚。水稻作为单子叶的模式植物,护颖是其特有的花器官。本实验室从γ射线诱变的籼稻品种168的M2代中筛选得到一个长护颖突变体,命名为Oslsl(Oryza sativa long sterile lemma)。本研究对该突变体进
学位
本研究以地处福建省中亚热带气候区以及成土母质、地形和土壤类型相同的两种不同品种茶园(黄旦和福云6号)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品种茶园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组成及其季节性动态变化研究,旨在提高对茶园生态系统土壤SON特性的认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旦和福云6号茶园土壤0-15cm土层游离氨基酸(TFAA)分别比相应15-30cm土层高2.55和3.25mg/kg;0-15cm土层TFAA
学位
油菜素甾醇类化合物(Brassinosteroid,BR)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植物生长以及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抗性。目前,已经了解了较完整的BR信号转导途径,其主要组分包括BRI1、BAK1、BIN2、BZR1、BES1等。研究表明,BZR1和BES1是两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它们在调控BR响应基因的表达、BR的生物合成和植物生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鉴于BR有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生理功
学位
肥肉草(fordiophyton fordi (Oliv.)Krass)系野牡丹科植物,具有活血化淤、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主治吐血、痢疾、肠炎。作为药用植物野牡丹植物有很长的药用历史,肥肉草作为福建常用中药之一,目前国内还没有该类植物化学成分和药效学方面的研究报道,针对这一研究空白,展开对肥肉草化学成分和药效学的研究,了解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对于阐明其药效学基础,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扩大药用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