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籍大学生群体在我国高校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在社会化过程中相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一般模式而言所经历的是一条独特的社会化之路,并由此才产生了许多自身独有的社会问题,但目前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笔者所采用的是质的研究方法,在自然的环境下,以笔者本人为研究工具,结合自身的特殊背景和长期的生活体验,用观察和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在资料的基础上用归纳法提出理论假设和得出结论。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一、农村籍大学生的群体界定与群体特征(一)农村籍大学生的群体界定农村籍大学生群体是指,出生于未被城市化了的农村社区,且青少年的主要时光在农村社区度过,父母是农民的在校就读大学生群体,本文所重点论述的农村籍大学生群体不包括集镇籍大学生,也不包括乡村知识分子的子女,而是专指从小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社区单位即村屯之中,父母所从事的工作不能使他们脱离对农民生活有较深刻体验的大学生群体。(二)农村籍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第一,在社会行为上部分地表现出了应然和实然的明显反差;第二,在社会角色扮演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角色失调;第三,在成长道路上面临着更大的继续社会化的压力。二、农村背景与农村籍大学生的早期社会化(一)农村籍大学生早期社会化的社会背景分析1、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 <WP=48>第一、在地域上以可种植的土地而居,生活受地域影响明显;第二、在人口上同质性较高,流动性较低,人际关系简单;第三,在组织上整合居民人际交往之社会群体与组织在数量上和结构上的简单化;第四,在文化上维护和延续传统的经验成为社区文化规范的重要任务。2、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农民地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中国农民长期处于结构性的贫困之中,农民尽管社会政治地位较高,但实际是处于社会底层。3、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农民底层群体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由身份制分层向经济分层转换,农民依然处于社会底层。(二)乡土意识的养成1、农村籍大学生早期社会化的环境条件分析他们的早期社会化是受着农村环境的独特影响,在主要是传统农民的价值观的影响下进行的。2、乡土意识乡土意识是建立在农村籍大学生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刻体验的基础之上,他们接受了农村社区的社会规范和传统农村居民的社会价值标准,热爱家乡、同情农民、注重家庭和乡情,适应农村生活的风俗习惯,同时又对农村生活有着强烈反叛心理的一种意识状态。(三)早期的城市接触对农村籍大学生早期社会化的影响1、农村青少年眼中的城市第一,城市是现代、繁华、富庶的象征;第二,城市生活丰富舒适;第三,作为城里人有优越感,他们不用干农活,衣着讲究,气质不凡,让农村人羡慕。这是他们产生对农村生活有着强<WP=49>烈反叛心理的主要根源。2、进城生活是农村学生及其家庭的理性选择和感性选择进城生活是农村学生理性选择主导下的感性选择,坚持上学时他们“跳农门”的最好出路。三、城市体验与农村籍大学生的继续社会化(一)农村籍大学生的城市体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生存问题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第二,在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上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第三,对继续社会化的意义已有相当深刻地认识。他们的社会化正是基于不断深入的城市体验基础之上的。(二)城市体验下的继续社会化1、过渡时期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出现反差;第二,当初令他们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发生动摇。2、农村籍大学生的继续社会化(1)库利“镜中我”理论的引入农村籍大学生的继续社会化,以及他们的社会化之路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大学生社会化模式,正式于他们是对照着城市社区这种不同于农村社区的镜子进行的。(2)“镜中我”——农村籍大学生的城市认同感分析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既不完全是城里人,也不完全是农村人,而是有乡土意识的城市人。(3)农村籍大学生对先赋角色的认同感分析他们在不断加深城市认同感的同时,对先赋角色农民的认同感在不断地淡化。对先赋角色的认同态度主要有回避型、简单直面型、淡化型三种。 <WP=50>(4)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第一,由乡土意识到城市心理;第二,对新的社会角色的扮演。(5)继续社会化的社会行为的几种状态表现第一,积极应对型;第二,随波逐流型;第三,消极被动型。(三)角色失调的表现第一,角色冲突表现;第二,角色不清表现;第三,角色中断的表现;第四,角色失败表现(如马加爵案例)。四、独特的社会化之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般模式是为从学校走向社会做准备,对于非农村籍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早期社会化中由于受环境和家庭的影响,对自己将要适应的社会生活并不陌生,并有着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化之路之所以独特,正是由于这种起点上的差别,因为他们的早期社会化是在以农村社区为主的背景下进行的。他们的社会化不等同于市民化,简言之,这种社会状态的模式是,它经历了“城市体验——冲突与比较——适应和选择”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