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量化推动着以铝合金为代表的轻合金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压铸作为最广泛应用的液态成形方法,常用于铝合金大型复杂薄壁铸件的生产。但常用压铸铝硅合金的性能较低。因此,开发适合压铸的高强韧铝合金,是进一步为铝压铸件减重的有效途径。铜是铝的常用固溶合金化元素。本文以A356铸造合金为对象,通过实验性压铸、金相观察、拉伸性能检测、断口扫描电子显微表征等方法,研究较高Cu添加量(4%-6%)时,Cu对A356的铸态、T6热处理态的组织、拉伸性能及断裂行为的影响,并得到如下结论:①Cu含量超过5%时,会导致A356的充型性能略有下降,但在压铸成型下,这种下降对铸件的成型能力的影响并不明显。②A356压铸组织中主要是条片状的Si相。添加Cu后,合金中出现Al2Cu相,该相分布在Si相四周及晶界上。随着Cu含量的升高,Si相由条片状变为团聚的骨骼状。可能是因为Si四周的Al2Cu相增多,原有的条片状的Si相被打断,形成团聚的细小的Si相。除了主要的强化相Al2Cu相以外,组织中还生成了强化相W(AlxMg5Si4Cu4)。③压铸A356抗拉强度为206MPa,延伸率达到8.89%。添加Cu后,合金强度得到较明显提升,当Cu含量为5.5%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299MPa的最大值,此时延伸率为6.52%;但Cu过高会明显降低合金的塑性,Cu含量达到6%时,抗拉强度下降到270MPa,延伸率仅有3.77%。④530℃×3h固溶热处理后,合金在160℃下的时效硬化在3h时达到硬度峰值(74.5HRE);在随后的时效过程中,合金硬度一直在低于峰值的小范围内波动。压铸态条片状Si相在2h左右的固溶处理后基本完成球化,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而分布更加均匀;时效过程中,合金组织变化不明显。固溶处理后,压铸试样表面出现大小、分布不均匀的气泡。⑤T6热处理后,不同含Cu量试样的拉伸性能都有一定的提升,且全部试样的延伸率超过了5%。其中,Cu含量为4.5%的合金的综合机械性能最佳,具有337MPa的抗拉强度、6.23%延伸率。⑥铸态拉伸断口为宏观脆性断裂、微观准解理断裂。断口没有肉眼可观察到的气孔,但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缩松缺陷。T6热处理后,合金宏观断裂模式仍为脆性断裂,但微观是准解理和韧性混合断裂模式;断口上出现可肉眼观察到的小气孔,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尺寸扩大的缩松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