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个嫩果皮颜色不同的黄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以嫩瓜皮乳白色自交系H4为母本,墨绿色自交系Q1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通过目测分类、色彩色差仪测定果皮色L值和C值,并通过P1、P2、F1、B1、B2和F2六个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黄瓜嫩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并对黄瓜嫩果皮绿色基因进行了初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瓜嫩果皮颜色性状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0模型);L值和C值F2代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93.61%和80.86%,遗传力较高;多基因遗传力和环境效应都较低,在育种时对黄瓜嫩果皮颜色的选择应在早期分离世代进行。2.通过目测分类,并用χ2检验实际值和理论值的符合度,结果:Fl表现为绿色;F2发生分离,嫩果皮绿色与白色分离比为3:1;B2(F1×P2)嫩果皮绿色与白色分离比为1:1;B1(F1×P1)后代全为绿色果皮。据此推断黄瓜嫩果皮绿色对白色为显性,受一对基因控制。3.以组合(H4×Q1)的F2代分离群体为材料,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法)构建绿色和白色高低基因池,对分布于黄瓜全基因组的995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一对在两亲本、高低基因池之间均表现稳定多态性且与目的基因连锁的引物SSR15312。根据这对引物所在的染色体位置将绿色基因初步定于黄瓜3号染色体上。4.利用F2群体(144株),B1群体(120株),B2群体(72株)对多态性引物SSR15312进行验证,表明SSR15312与嫩果皮绿色性状基因共分离。对引物SSR15312在两亲本间的特异扩增条带进行测序,结果两亲本特异条带分别为207bp和187bp,两者差异为10个“TA”的重复。5.利用黄瓜基因组计划(GUGI)提供的基因预测、注释结果,对目标基因初步定位区域进行了序列分析。通过NCBI的BLAST结果和soft berry基因结构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初步推断:黄瓜嫩果皮绿色相关的基因与叶绿体相关基因有一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