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通信技术(ICT)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一个互联网盛行的年代。在互联网上,公民有更多的自由、更灵活的方式与其利益相关者进行交互,而政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方。网络问政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的一种电子政务服务形式,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可以运用电子通信技术来表达自己对切身相关的政务的看法、情绪、建议。要使网络问政这种新型电子政务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了解公众对网络问政的认识,分析其公众接受度这项研究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网络问政相关研究领域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总结,阐述了电子政务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研究模型和理论,着重了解研究者在研究电子政务接受度时主要涉及到哪些影响因子。同时,梳理了用户接受模型和信息持续使用模型在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到本文的研究中来。此外,还阐述了信任理论和信息伦理理论在电子政务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结合网络问政自身的特性,引入影响公众接受的关键因素,构建公众接受模型。外部变量有公众的计算机能力、安全隐私权认知、主观规范和使用网络问政过程中的确认度,内部变量有公众的有用感知和信任感知。其中涉及到8个变量,共14条假设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设计了对模型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模型,明确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完善模型。 本研究分别调查了使用过和未使用过网络问政的公众,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主观规范、安全隐私权和确认度这三项公众认知会对有用感知和信任感知造成影响。而公众的计算机能力对他们以网络问政的有用感知和信任感知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公众对有用感知和信任感知显著影响着公众的使用意图。 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三点对于我国建设网络问政的建议,即要注意保护公众的安全隐私权,要对网络问政平台的用户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增强网络问政的公众互动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