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毒力因子分析及灭活疫苗的研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ophe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主要包括气囊炎、败血症、脐炎、输卵管炎、腹膜炎及大肠杆菌肉芽肿等,严重威胁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通过对唐山地区规模化养鸡场及兽医门诊就诊病例的病原学调查发现,在规模养鸡场的常发细菌性传染病中大肠杆菌病位居首位,而且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本研究从唐山地区发病鸡群中分离鉴定了75株常见致病性大肠杆菌,检测了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和耐药性,分析了高致病性菌株毒力因子基因出现频率,明确了优势血清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价灭活疫苗的研究。   通过分离培养、显微镜检查和生化试验等方法,从唐山地区多个规模化养鸡场的发病鸡中分离鉴定了75株病原性大肠杆菌,确定了40个分离株的血清型,即:O78、O93、O26、O86、O15、O109、O88、O89、O11和O1,其中O78(11株)、O93(9株)、O26(8株),占分离株总数的70.0%。用75株分离菌株接种的培养物分别肌肉注射15日龄AA雏鸡0.2 mL/羽,均能导致试验雏鸡出现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其中高致病性菌株有15株,中度致病性菌株有43株,低致病性菌株有17株,分别占试验菌株总数的20.0%,57.3%,22.7%。通过药敏实验发现,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性相当普遍,仅对头孢哌酮、丁胺卡那、头孢曲松等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通过PCR技术,扩增15株高致病性大肠杆菌的6种毒力因子基因,结果毒力基因出现频率较高的为血清增强存活因子(iss,93.3%)、气杆菌素基因之一(iucD,73.3%)和温度敏感血凝素(tsh,60.0%),其次是毒力岛主要结构基因之一(irP2,40.0%)、空泡转运毒素(vat,26.7%)和热稳定肠毒素(astA,26.7%),基因表型iss/iucD/tsh可以作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标志。根据当地流行的高致病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制备多价大肠杆菌油乳剂灭活苗,以雏鸡0.2 mL/羽,成鸡0.5 mL/羽的免疫剂量进行免疫,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上述研究结果丰富了唐山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对该病的有效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Mx蛋白是大分子GTP酶动态蛋白超家族成员,是干扰素诱导产生的关键抗病毒蛋白。Mx蛋白能抑制许多病毒的复制,包括单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以及反转录病毒复制周期的早期阶段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APP)是引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疾病的病原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并且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中重要的传染病之一。20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e-18,IL-18)是一种多效细胞因子,具有强烈的IFN-γ诱生能力,对机体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和保护作用,在抗微生物感染、抗肿瘤免疫中具有应用潜力,因此IL-18
TTV(Torque teno virus)属于环病毒科指环病毒属成员,为单股、环状、负链的DNA病毒,正20面体对称结构,无囊膜。人源TTV基因组大小约为3900bp,猪源TTV约2700bp。到目前为止,尚未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CCPP)是山羊特有的急性或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疾病感染不同年龄阶段的山羊,常引起胸腔的病变,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
雄性生殖干细胞(male Germline Stem Cells,mGSCs)是定位于雄性动物睾丸中的曲细精管基底膜上的成体干细胞。mGSCs不仅能够通过自我更新来维持自身群体数量的稳定,还可以通过
试验一壳聚糖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选70只18~22g健康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1~7组小鼠一次灌胃壳聚糖硒的量分别为:200.31、240.37、288.44、346.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