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再通治疗与临床预后的meta分析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7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卒中类型,具有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的特点。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和支架取栓(stent retriever thrombectomy,SRT)是最常见且指南推荐的急性BAO治疗手段,国际上对这两种治疗方式的选择存在分歧。因发病率低,目前尚无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指导急性BAO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为了明确IVT和SRT治疗急性BAO的血管再通和临床预后的关系,并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总体预后及安全性,遂将国际上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整理,进行meta分析,得出更为系统的、定量的真实结论,为急性BAO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7年10月关于静脉溶栓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BAO的相关文献,2名系统评价员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和R 3.4.2对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价发表偏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篇文献,627例急性BAO患者。血管再通组较血管未再通组的不良预后率显著降低(RR=0.63,95%CI:0.55-0.72,P<0.0001),死亡率显著降低(RR=0.37,95%CI:0.27-0.52,P<0.0001)。IVT治疗急性BAO的血管再通率、不良预后率、死亡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发生率分别为60%(95%CI:53%-66%)、67%(95%CI:61%-73%)、35%(95%CI:20%-51%)、8%(95%CI:5%-13%);SRT治疗急性BAO的血管再通率、不良预后率、死亡率和SICH发生率分别为86%(95%CI:80%-92%)、61%(95%CI:56%-66%)、26%(95%CI:19%-33%)、5%(95%CI:2%-10%)。结论血管再通可有效降低急性BAO患者的不良预后率及死亡率,对该类病人应积极行再通治疗。支架取栓较静脉溶栓可明显提高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血管再通率,不良预后率、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也相对较低。本研究证明了支架取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符合条件的急性BAO患者,建议行支架取栓治疗。由于该研究存在局限性,未来尚需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在二次电池领域,金属锡(Sn)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在有关把锡负极应用在二次电池的工作中,绝大数工作所用的电解液都是有机电解液,而把金属锡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从三七总皂苷中分离出高纯度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方法,并探索以灯盏花素、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单体配比的新组合物用于治疗脑卒中的复方冻干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肾功能及肾性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103例
张声玠,嘉庆、道光年间湖南籍杂剧作家,其生平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随父赴闽的“福建时期”、自闽返乡的“湖南时期”以及短暂出仕的“直隶时期”。张声玠所活跃的道
当前我国油气管线网发展迅速,管线钢的生产日趋成熟,然而生产中管端焊缝的磨削质量依旧阻碍管线钢焊管的高质量生产。本文针对直缝埋弧焊管生产线中管端焊缝磨削生产中效率低
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发展与新型电力负荷的不断增加,电能质量的重要性显著提高,成为研究的重点。在众多电能质量问题中,电压暂降会引起敏感负荷的故障甚至损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现今商业化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方面难以满足人们对续航里程的高要求,因而开发新型具有高比能的新材料至关重要。层状富锂正极材料自被报道以来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供体肺来源的缺乏严重制约着临床肺移植开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人工肺脏可能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方法。脱细胞肺支架(DCLS)是
模态参数(模态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能够反应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进而可应用于结构动态设计、故障诊断等。工作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OMA)能够仅从振动传感
《聊斋志异》是近代时期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书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句式,文言色彩浓厚,且学界对《聊斋志异》语言学方面的研究较少,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聊斋志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