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与中西语篇差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篇分析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计划着怎样去和别人展开交谈,提出话题,得出结论。但是,两个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却会运用两种不同的语篇去表达同一个意思。这除了是因为语言上的差异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本文试图从中西方思维方式及其表现形式——语言,尤其是语篇组织的差异入手,窥探中西心智深层结构的不同,并借此显示这两大文明存在方式的径庭。 论文的第一章阐述了早期和当代学者们对于语篇所作的理论研究。对于语篇的定义至今仍未达到统一。本文对于语篇给出了一个宏观上的界定:语篇既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但语篇的共同特点是:它必须符合语意及语用规则,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语篇分析的代表人物如哈里斯、拉波夫等对语篇分析的发展均作出了一定贡献。 论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人们对于中西思维方式所作的研究。其中,主要是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中西思维方式所作的比较研究起源较早。早期代表人物包括严复等人,指出了中西思维方式上一些根本的差异。而近代学者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如林语堂指出了中国思维方式的具象性,而张岱年则对中国的辨证思维和西方的抽象思维展开了更系统的研究。. 论文的第三章对于中西思维方式各自的特点作出了一个概括性的 总结。在前两章的理论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中国思维方式属于具象 型。圆形的整体思维,而西方思维方式属于抽象的、线型的分析式思 维。 论文的第四章就中西语篇之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展 开讨论。中国的圆形思维和西方的线型思维分别造就了中国的圆形语 篇结构和西方的线型语篇结构。中国的整体式思维形成了语篇之中由 整体到局部的叙事顺序,西方的分析式思维形成了语篇中有局部到整 体的叙事顺序。语篇的具体性和抽象性也分别与中国的具象思维和西 方的抽象思维相对应。 论文的第五章指出本文对于中西思维方式和语篇的分析结果在语’.._.、。__。_、_、__。,。_。、._、__…,、_ 言外语教学中的启示,尤其是“英语语感”的形成对于避免“中式英 语”具有的积极意义。 最后,论文的结论部分指出:文章中总结出的中西思维方式和语 篇的特点,也只是双方在各自思维方式和语篇方面的侧重点。这两大 思维方式不仅有“异”,而且有“同”。在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为中西 思维方式的融汇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其他文献
士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特定阶层和学术概念,有特殊的内涵。魏晋士族是秦汉以来政治文化环境的特殊产物,是秦汉时“士”的社会化的继续。士到士族的发展实际上是士人职业、身份
数学课可不可以上出“味道”?答案是肯定的。这里所谓“味道”,其实就是审美的意味。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试着对数学课的课堂审美作粗浅的讨论。
中国西北地区是不同地质时期多个全球性大地构造单元的组成部分,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构造特征,经历了中、新元古代—古生代期间地壳增生、洋-陆转换、板块开-合旋回、晚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给传统的财务会计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因此,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都应该有别于传统的经济业务。 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不仅要记录某一项目的取
在影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的众多因素中,节点的能量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节点的功耗、布撒环境以及具体应用等因素,都对节点的能量供给有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基于能
针对目前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求解水文地质参数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泰斯非稳定流计算公式中井函数的优化拟合,建立了一个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利用求解回归方程中的待定常
阐述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并总结了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L9(3^3))方法,通过加入分散剂,开展了间氯苯胺与氯甲酸异丙酯合成氯苯胺灵的优化条件研究,解决了合成过程中的氯苯胺灵固化问题,提高了合成产率,最佳的合成配比
在宣传文化建设中提倡精品工程意识,对更好履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提高媒体传播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湖北日报在近年来的新闻宣传实践中,着力强化精
<正>名校的标准是什么?品牌学校应该如何创建?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标准,答案肯定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但是,教育工作者理应对名校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