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刷技术是服务于文化传播和知识获取的技术。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印刷技术,印刷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交织在人的生活世界里,变为人与世界联系不可缺少的中介。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技术使得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纸质阅读转向现代的数字阅读。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正是一种新的实践和生活方式。在印刷技术从以纸张为载体向以数据为载体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工具化、机械化和数字化三个阶段。工具化阶段主要表现为印刷技术的政治和宗教权威的垄断属性,以控制工具的姿态存在;机械化阶段表现为印刷技术的进步在起到“减负”作用的同时,也开始抽离为“上手之物”,趋于透明化;数字化阶段则体现为人被“技术茧”的大环境所包容,人沉迷于数字符号所建构的虚拟世界中。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印刷技术在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断强化。印刷技术的演进不仅在社会生活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对现代人自身的存在方式、认知能力和情感活动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是人对印刷技术的依赖性增强,数字化印刷技术带来的碎片化阅读和互动性体验将人置于数字化的“技术茧”中;其次,数字化印刷技术使人的整体思考能力弱化,非理性的认知方式将人置于娱乐与休闲的虚拟体验中,从而造成浅层记忆的过度强化;最后,数字化印刷技术的私人化造成知识的个性化和传统身份界限的破除。在群体性智慧形成的同时,也造成人际关系的疏离。印刷技术的演进是人自身与社会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从技术中介论视角分析印刷技术的演进,不仅有助于对印刷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也有助于技术中介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