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x2769前端的GPS软件接收算法原理及其设计实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12569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市场呈现爆炸性增长。传统GPS接收机方案中采用专用ASIC来实现,这种接收方案一旦硬件设计定型就很难更改,而且考虑到如果不对接收机进行硬件升级就很难实现多种信号的兼容接收和算法升级,以及硬件升级带来的成本提高和电子器件发热等因素引入卫星信号解扩解调中的噪声污染等问题。 当前,现有的GPS接收机越来越多的考虑通过软件接收来实现。GPS软件接收机强调软件实现模式,即在必要、通用的硬件基础平台上,将GPS接收机功能最大限度的软件化,使其具有开放、全面可编程和灵活的特点,在不需要更改硬件的前提下,通过软件模块的调整升级就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因此,研究软件GPS定位解决方案意义重大。 本文重点在于基于Max2769射频前端的GPS软件接收机的设计和实现。通过概述和比较四种全球主流的卫星定位系统,并针对当前相关定位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文中阐述了GPS在信号兼容性、算法优化等方面的问题。 文中分析了GPS软件接收机的系统结构,并且基于传统GPS接收机系统设计提出了灵活可编程的GPS接收机软件解决方案,并对GPS接收机的物理层解调解扩及后端PVT定位算法进行算法编程建模及软件平台搭建。最后基于美信Max2769RF大量实际静态采集的数据定位解算给出了经纬度定位结果,并和商用GPS软件Spot定位结果进行了比照,针对该软件系统接收平台进行了捕获跟踪解扩解调模块性能分析、配置参数导致的定位误差分析,并对算法实现做了定量分析研究,进而对GPS接收机定位算法进行优化与完善。 最后,文章讨论了基于通用可编程处理器的设计方案,并使用System Generator软件在Matlab Simulink环境下对GPS接收机中部分模块进行DSP算法架构及FPGA系统建模。实践证明,将灵活可编程的软件解决方案引入GPS接收机的设计是完全可行,并且定位解算的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其他文献
信号到达角估计(DOA)是阵列信号理论领域重要分支,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它在许多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当信号在水下进行传输时,由于存在大量的介质干扰不利于电磁波传输
超宽带(UWB)技术由于极高的传输速率,极低的发射功率已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多带正交频分复用(MB-OFDM)超宽带系统凭借它自身的优势已成为超宽带系统的实现方案
卫星通信是重要的现代通信技术,CDMA体制下的卫星通信系统是卫星通信和地面移动通信发展的结晶,也是当前卫星通信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首先对CDMA卫星通信系统的链路性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学习机作为一种普通的电子产品也已经大规模地走进了中小学生的学习之中,产品功能不断完善和创新,不再停留在学英语的
无线通信中信号传输的多径衰落效应始终是困扰数据传输速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问题。分集技术是有效对抗衰落的技术,但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端对体积、质量和功耗的要求非常苛刻
随着IP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提出在下一代网络中以IP网络作为未来信息网统一传送平台的设想,即要实现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融合,为此各种网络媒体间的格式转换需
目的:了解阿立哌唑口崩片长期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方法:对96例首炭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随访1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
正交频分复用(OFDM)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衰落能力强,硬件实现简单的优点,特别适合于无线环境中的高速数据传输,将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4G)的核心调制传输技术。但是OFDM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