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阳地处辽东半岛北端,东北大平原的南部,位于辽东与辽西、辽东半岛与东北大平原的连接点上,自古以来四通八达,战略位置重要,又是多种文化交汇之地。地质上沈阳地区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东北部的辉山属于长白山余脉的丘陵地带,西南部属于辽河、浑河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在古代,沈阳地区以鱼猎、农业经济为主,直到清末民初工商业得以较大发展。沈阳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是东北地区建城最早的城市之一,但由于地近边塞,长期以来城市功能以军事防卫为主。直到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才使它向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综合性中心城市转变。所以说清代对于沈阳的城市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本文以城市史学及城市形态学为主要视角和方法,对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以及空间形态的转变进行个案研究,并对其空间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努尔哈赤起兵后,为统一女真各部和与明朝抗衡,获得有利的战略位置,曾五迁其都,六次建城,逐步实现了从山区向平原的过渡。最早构筑的是费阿拉城,后人称其为努尔哈赤崛起的肇兴之地。之后迁往祖居之地赫图阿拉城,在这里正式建立了后金政权。十几年后建造界凡城、萨尔滸城,不久又迁都辽阳城,并在辽阳城东建东京城。东京城使用不足三年,努尔哈赤便决定迁都沈阳,从此沈阳城开始了较大的转变。后来人们将赫图阿拉、辽阳东京城、沈阳城一并称为“关外三京”。努尔哈赤进入沈阳后,着手对城市进行建设,但未改变原中卫城的城市形态和十字形街道格局,只是在原城市空间体系中,确定了宫殿的位置,并把各贝勒、王府、衙署、兵营等进行了安置。期间完成了大政殿与十王亭建筑群的建设,在北门内建设了汗宫。努尔哈赤的继承人皇太极则对城市进行了较大的改建,使沈阳城制、规模、景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将城门由四座改为八座,街道系统由十字形转向井字形,皇太极将自己的皇宫放在井字形中间,使其与城市中轴线相吻合。将皇宫后的四平街辟为商业街,并在两侧交叉路口建钟楼和鼓楼。在宫前设置六部和两院,城外修建天坛、地坛、堂子、太庙、社稷坛等礼制建筑,使城市布局十分接近“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典型格局。此外,在城外东西南北各建喇嘛塔与寺庙,取护国祈福之意。城内庙宇、民宅及道路、排水系统等均有所考虑,都城形制基本完成。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成为清朝陪都,政治地位有所下降,清廷又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沈阳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朝廷并未停止对沈阳城市的关注,历代皇帝在回沈阳祭祖的过程中,对城市建设都有所作为,其中较大规模的是康熙年间修筑了沈阳的外城,又称郭城或边城。郭城形状近似圆形,与原旧的方城同心,由此形成内方外圆的城市格局,与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理念相符合。沈阳城经清朝建都,后为陪都的发展过程,与中国传统都城发展过程一样,是缓慢而稳定的过程,体现了皇权致上的规划思想。直到清朝末年,外国势力的侵入,彻底打破了这种稳定的发展倾向,城市形态在这个阶段发生了断裂与突变。首先是日本取代俄国在盛京城西部建立满铁附属地,并进行大规模建设。继而自开商埠用地在旧城与满铁附属地之间开辟,本土势力不甘示弱,在城东、城北建立新的工业区,于是城市沿东西方向取得较大发展,而北部则形成许多独立的新区。截止清末、民国时期,盛京古城传统的单一中心城市迅速演变成多中心城市,城市形态呈现多版块拼贴与独立版块共存的局面。本文并不满足于史学范畴的宏观描述,而进一步以城市形态学方法观察分析城市的演变过程。论文后半部分就城市的规划思想、城市的交通形态、城市的居住形态、城市绿化与环境、城市文化形态等多角度对城市进行解读,试图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有更全面的认识,进而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研究过程中,除现场考察与拍照外,引用了大量的老照片与图画,力求对历史场景有真实性的描述。同时将个体城市的发展放在整个中华传统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更有利于观察一个城市的变化规律与特点。而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通过对历史某一个阶段的分析研究,取得清醒的认识,也有利于对城市下一阶段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