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碘铅甲脒(FAPbI3)具有带隙窄、光吸收范围宽、热稳定性优异、载流子迁移率高等特点,是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吸光层材料的理想选择。但其在常温下易发生相转变为黄色δ相,这是一直是困扰FAPbI3钙钛矿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引入盐酸盐能促进α相生成,更能提高α相的稳定性和光电性能,是改进钙钛矿薄膜质量的重要方法。在此背景下本课题采用胺类盐酸盐辅助制备钙钛矿薄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碘铅甲脒(FAPbI3)具有带隙窄、光吸收范围宽、热稳定性优异、载流子迁移率高等特点,是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吸光层材料的理想选择。但其在常温下易发生相转变为黄色δ相,这是一直是困扰FAPbI3钙钛矿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引入盐酸盐能促进α相生成,更能提高α相的稳定性和光电性能,是改进钙钛矿薄膜质量的重要方法。在此背景下本课题采用胺类盐酸盐辅助制备钙钛矿薄膜,并探究其辅助机理,优化工艺参数,后将经盐酸盐辅助的薄膜应用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通过界面优化来提高器件效率与稳定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实验中将3-氯丙胺盐酸盐(3-CPACl)、苯甲胺盐酸盐(BZACl)和甲胺盐酸盐(MACl)添加到碘铅甲脒(FAPbI3)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通过一步旋涂法获得的薄膜具有较高的覆盖率和致密性,钙钛矿晶粒向(100)和(200)晶面高度取向,且在350 nm~850 nm范围内有较好的光吸收能力。以3-CPACl辅助的薄膜为例,确定了150℃退火10 min的工艺参数和1:0.4的钙钛矿:盐酸盐的掺杂比例。盐酸盐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起分散作用、在后续结晶过程中为钙钛矿薄膜提供形核位点和加速钙钛矿晶粒的形成和长大。并且在退火完毕时已挥发完全,仅有少量的氯离子残留在薄膜中,这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薄膜,对薄膜的光电性能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以SnO2为电子传输层、以PTAA为空穴传输层。以MACl辅助的钙钛矿薄膜为吸光层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获得了15.58%的效率。后在此基础上引入了MoO3为界面修饰层,插入PTAA和Ag电极之间,器件结构为ITO/SnO2/Perovskite/PTAA/MoO3/Ag。由此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有进一步提升,其光伏参数为Jsc=26.61 m A·cm-2,Voc=0.95 V,FF=67.34%,PCE=17.02%。同时器件的迟滞现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迟滞率从原始器件的16.03%下降到3.03%。另外该器件在手套箱在十天后仍有14.51%的效率,较刚制备完毕时仅下降了14.75%。MoO3界面层的修饰和MACl对钙钛矿薄膜的辅助不仅对器件效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也抑制了钙钛矿材料内部的离子运动及载流子传输的不平衡性,提升了钙钛矿吸光层的稳定性和界面接触,从而提升了器件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胶体马达能够吸收光能等外界能量,将其转化为自身运动,是一种新型的微纳米动力机器,在生物医学、环境治理和工程应用等领域都显示出极大的应用前景。在众多胶体马达中,光驱动的马达调控方式简单、合成相对容易,且光能也是一种绿色的能源,因此在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二氧化钛(TiO2)的光驱动马达是一个常见的研究体系,但材料的合成质量仍有待提高,马达速度可控性有待加强,并且对于其群体行为研究仍不够系统。围绕
微/纳米马达(Micro/nano motors,简称MNMs)是一种能够将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运动的“机器人”。它可以负载各种纳米药物,主动运动到病灶部位,进行靶向治疗。与传统的被动靶向运输相比,载药微纳米马达具有主动性的优势,可以极大提高药物靶向治疗的效率。自携带燃料微纳米马达能够将燃料储存在内部,在马达壳体外部附加光热或磁性响应层,当施加一定的外部场刺激(比如光照、超声、加热)时,微纳米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MPO-AAV)患者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s)在MPO-AA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风湿免疫科诊断明确的MPO-AAV患者作为病例组,并记录每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评分(BVAS)。并从医院体检中心随机选取年龄和性别
目的: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促进软骨内成骨的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3)-23可以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造成骨基质矿化障碍、钙磷代谢紊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和C型利钠肽对骨形成的作用是相互对立的,因此有理由假设一些细胞内信号通路,如丝裂原活化蛋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的不断应用,开发出长寿命、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正极材料成为推动锂离子电池实用化的关键。其中钴酸锂(LCO)自商业化以来就因高振实密度、高理论容量等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首选正极材料。当前,扩大充电电压窗口是提高LCO能量密度的有效策略,却无法兼顾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的同步提升,这主要是由于高电压下会发生结构的不可逆相变和表界面的副反应。针对以上问题,为
目的1.探究在多索茶碱(Doxofylline,DOXO)存在时,抗菌药物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的影响。2.探究DOXO对于抗菌药物活性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3.研究金诺芬(Auranofin,AUR)和异硫氰酸苯乙酯(Phenethyl Isothiocyanate,PEIT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作用及其机制。材料和方法1.采用药敏实验、时间-杀菌动力学实验,明确在体外模
背景和目的:糖尿病性肝损伤(Diabetic liver injury,DLI)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糖导致肝脏糖脂代谢紊乱,诱导肝脏炎症反应,甚至发展为肝纤维化。因此,探究糖尿病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芍药苷(Paeoniflorin,PF)是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
目的:探讨发育早期感染对孤独症症状的影响,建立丙戊酸钠SD大鼠孤独症样模型,分析发育早期脂多糖暴露对其孤独症样行为的影响及相关病理机制。方法:随机选取9只SD孕鼠中的6只于孕12.5天时给予丙戊酸钠600mg/kg腹腔注射建立孤独症模型,其子代大鼠为ASD模型组。另外3只孕鼠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其子代大鼠为对照组。在ASD模型组中,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挑选一半仔鼠于出生后第20天给予脂多糖2mg/
目的:既往研究报道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而部分NSCLC的发病与多种基因的突变高度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多基因共突变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并为预测多基因共突变的发生以及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共收集自2016年3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
微纳米马达是一种可实现能量转换的生物智能材料,在生物传感、靶向给药、体内微创治疗等领域都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由于单个马达的功能是有限的,在体内执行任务时,往往需要多种马达分工协作才可以精准执行任务,因此马达间的通讯交流是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功能。化学驱动马达多通过表面不对称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定向运动。由于溶液pH往往影响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还原电位,并进一步影响反应动力学,从而影响马达的运动速度、方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