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影响多胎妊娠减胎术妊娠结局的临床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科行多胎妊娠减胎术患者124例,分析年龄、助孕方式、减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多胎妊娠减胎术妊娠结局的临床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科行多胎妊娠减胎术患者124例,分析年龄、助孕方式、减胎时间及保留胎儿数等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1.经阴道减胎患者保留单胎组与保留双胎组比较活产率、流产率、孕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保留双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腹减胎患者保留单胎组与保留双胎组比较活产率、流产率、孕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保留双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保留单胎患者经阴道减胎组与经腹部减胎组比较活产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龄及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经腹部减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保留双胎患者经阴道减胎组与经腹部减胎组比较活产率、流产率、孕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经腹部减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孕妇年龄及助孕方式与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保留单胎组与保留双胎组甲功异常、妊娠合并贫血、前置胎盘、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单胎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低于保留双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1最终保留胚胎数对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保留单胎患者新生儿体重高于保留双胎患者。4.2影响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减胎时机:保留单胎经阴道减胎患者孕龄及新生儿体重均高于经腹部减胎;保留双胎经阴道减胎患者新生儿体重高于经腹部减胎患者。4.3患者的年龄及助孕方式对减胎术后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4.4保留双胎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保留单胎患者。
其他文献
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君主立宪思想传入中国。面对日益严重的国内外统治危机,清政府决定预备立宪。在这场全国性的预备立宪潮流下,地处偏远西北的甘肃省也进行了各项变革,在预备立宪实施方面,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甘肃咨议局。由于甘肃省自身的特殊局限,本应为民意代表机构的甘肃咨议局被封建顽固势力所把控,“遥戴皇灵,绝不承认共和主义”,并联合旧有势力绞杀省内外革命,成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在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数据分析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在金融市场中的研究与应用开始流行与活跃。本文聚焦于机器学习算法在市场预测的研究,以新闻文本数据为主要研究
美国独立后就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与扩张主义思想的推动下,制定了一系列向西扩张的政策,具体表现为领土扩张、经济扩张与文化扩张。这种外部扩张压力引起了土著部落巨大的社会变迁,并对他们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影响。为解决部落面临的种种危机,求得生存,以肖尼人特库姆塞和坦斯夸塔瓦为代表的复旧派带领部分印第安人走上了抵抗美国扩张的道路,并且提出了解决部落危机的一系列方针:首先,特库姆塞等人试图回归印第安人原有的宗教信仰
金属有机框架(MOF)作为一种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低成本的新型材料,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然而MOF的低导电性和不完全暴露的活性位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电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KATP通道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凋亡及自噬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血管单元起保护作用,为靶向于小胶质细胞功能调节药物应用于脑卒中等
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经历被称为“语言学转向”或“文化转向”的潮流。这股潮流对历史研究的重要影响之一是推动了新文化史的诞生。林·亨特便是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外史学界对林·亨特的史学思想已存在关注,但对其人权史写作的研究则颇为薄弱。林·亨特的人权史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论来源。这其中的首要前提是文化概念的扩张。人类学使传统的文化概念的内容更加广泛化、视角更加历史化、性质更加符号化,从而推动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提高了我国实体经济对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中国衍生品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各品种也日趋丰富。衍生品受到了监管部门、投资者和管理者越
目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早期宫颈癌的最佳治疗方案,而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取决于与复发相关的病理中、高危预后因素。目前标准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是辅助放
近年来,随着社区问答(Community Question Answering,CQA)网站的快速发展,CQA系统中积累了大量问题,这些问题中有很多是重复性问题,即有着相同的回答。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能从
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急需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环保的能源转换/存储系统。超级电容器得益于其比电容高、循环能力强、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成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