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之间的矛盾一直是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按照财务学的计价模型,资产价值由未来的现金流量决定,那么,是否可以直接用现在或过去的现金流量来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是不是现金流量比会计盈余更加具有价值相关性?对于这个问题,目前相关文献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进行研究:一是通过比较盈余与现金流量对未来(有限期,通常为一年)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力来比较两者的相对优势;另一种则通过比较两者与股票价格或股票收益的关联度高低来进行研究。由于缺少终值,有限期未来现金流量难以真正反映资产的价值,而股票价格或股票收益本身就容易受到盈余数字的影响,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容易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鉴于此,本文选用股票内在价值的事后估计值作为比较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价值相关性的标准进行研究。股票内在价值能够反映出投资者的真实收益,相对于单纯的盈余和未来现金流量来说在比较价值相关性上应该更加具有说服性。
在回顾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文中,股票内在价值的计算选用了经典的股利贴现模型,通过将未来三年的股利和第三年年末的股票价格进行贴现而得到。本文以沪深两市1998-2002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有关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体而言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都具有价值相关性,且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略高于现金流量;分年度来看,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在1998-2002年内都呈上升趋势。该结论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数字的质量有所提高,股票市场日渐成熟;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都具有价值相关性,能够对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