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的出现、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给高中生的生活、学习带来新的挑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借助于《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调查高中生手机使用现状,探索影响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而提出应对其中消极影响因素的教育管理策略和建议。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结构式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自编《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并对两所高中三个年级共计552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包括动机、态度、主观规则和控制四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高中生手机拥有率较高,手机使用时间基本在一小时以内,个别同学手机使用不论场合,不计时间、费用,表现出一定的戒断反应,并对学习和健康造成消极的影响。中学生经常使用的手机功能顺序依次是联络沟通功能、学习管理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和信息获取功能。(3)高三年级手机拥有率显著大于高一、高二年级,高一年级的智能手机拥有率显著地大于高二、高三年级,男性在智能手机拥有率上显著地高于女性,来自城市的高中生在智能手机拥有率上显著地高于来自乡镇的高中生。(4)高一高二在周末手机使用时间和手机上网时间上要显著地高于高三;来自城市的高中生在周末手机使用时间和手机上网时间上显著地高于来自乡镇的高中生。非独生子女的手机上网时间在非寄宿水平上要显著地高于独生子女。(5)高一、高二在休闲娱乐功能上的使用要显著高于高三;高一在沟通联络功能上的使用要显著高于高二、高三;高一、高二在学习管理功能上的使用要显著高于高三;男性对手机功能的使用程度均显著地高于女性对手机功能的使用。(6)对手机使用行为的态度越积极,手机使用时间越长,使用功能越充分。控制越强,手机使用时间越短。研究结论:(1)高中生手机普及率较高,大部分手机使用较合理。(2)高中生手机拥有情况、手机使用时间和手机使用功能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地区和学生类型差异。(3)态度因素、控制因素对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