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葛洪(283-343),是我国东晋初期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在文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关于他的研究,过去往往侧重在哲学、宗教、医药等方面;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只是多侧重在文学理论方面,而对其创作的文学研究尚待具体、深入。本文拟从葛洪的思想,美学、文学思想与哲学源渊,葛洪文学思想与前代的关系,《抱朴子外篇》的文学特征与成因,葛洪对后世文艺理论和文学的影响,葛洪的文学史评价等方面,对《外篇》和葛洪予以全面而有重点地分析,以期具体认识葛洪的文学思想的进步性,以及这给他的创作带来的影响,并将此作为其文章艺术的理论阐释,更好地把握和评价《抱朴子外篇》表现出来的文学特征。 寿考问题,有不足六十、六十一、六十三或六十五、八十一等不同说法。笔者信从六十一岁说,即生于283年,卒于343年。期间经由西晋灭亡,战乱,北征以及东晋中兴,这些对葛洪的人生、思想、著作都有很大影响。葛洪像陆机一样,具有“父祖情结”。二陆被杀,对葛洪人生与著书立言理想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葛洪的性格,受王充、陆机的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好学与抗俗。 葛洪著述丰富,除子书外,还有诗、赋、碑、颂、传记等十余种文体,共计约七百余卷。不论是总数,还是种类和质量,葛洪在两晋时期都堪称“大家”。 葛洪思想复杂。不惟儒家,兼有道、法、墨、刑名、阴阳各家思想;《抱朴子外篇》内容丰富,囊括“人间得失,世事臧否”,较为全面的反映了葛洪的哲学理念、政治伦理和法制观念、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古质今妍、今胜于古的美学和文学思想。 葛洪的文学思想是有来源的。哲学上,一是“三玄”(《易》《老子》《庄子》),赋予了他辨证的思维方式;一是荀、韩(《荀子》《韩非子》),赋予了他进化论思想。前代文论上,受王充、曹丕、陆机的影响最大,但葛洪对他们又各有批判和创新。 葛洪的《抱朴子外篇》的文学特征,从两个坐标系去分析。一是子书体系,分析它作为一部子书在构思、论理、文风上的特征。一是骈文体系,分析它在俪对、用典、辞藻、用韵等方面的特征和效果。《抱朴子外篇》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原因有两个。客观原因是仕风和文风;主观原因是多读、勤思。本文论述以主观原因为主。 葛洪的美学、文学思想和子书创作,对后世美学文学理论与批评以及作家创作都有着重要影响。前者,如刘勰、颜之推、萧绎等;后者,如李白、杜甫、苏轼等。无论理论建树上、还是文学创作艺术上,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葛洪思想、文学观念和艺术方面亦有不足之处,但从整体上看,是应予以肯定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抱朴子外篇》的美学、文学思想和文学特征,及其理论根源,并初步探索葛洪与《抱朴子外篇》对后世美学、文学理论的影响和文学史评价。 本文主要运用实例分析、归纳、比较和统计方法,以期使论文更具体、更深入、更可靠。 本文最突出的几点是:为葛洪的美学、文学思想寻绎到了哲学上的主要源渊;对葛洪《抱朴子外篇》用双视角观照,具体分析了它的文学特征与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用比较法,探寻其思想性格、文学体式、语言技巧等方面的直接源头,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实证分析,归纳并总结它在用典、辞藻等方面的突出特点。 通过上述方法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葛洪的辩证思维得益于“三玄”,这就形成了他丰富的美学观、文学观,这在他论说事理和俪对、辞藻方面有直接作用;他的进化论得益于荀、韩的重人为的发展观念,这对他的文学进化论,以及文章的用典、藻饰、用韵上的特点都有着决定作用。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葛洪文学思想是进步的,是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其文章艺术,既有他自己的个性风格,又昭示和推动着说理骄文的发展进程。 本文的意义在于给骄文和散文的研究一点启发,对葛洪研究尤其是语言艺术方面的研究有所充实、深化,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文学史对葛洪关注过少,分析过简,评价过低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