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它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然而在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各种环境规制政策,并将环境规制列为国家的重要规制之一。我国近些年来明确提出要抓好环境综合整治,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来评价我国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局面。首先本文在环境规制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理论分析中,论述了环境规制影响生产效率的理论基础,包括外部性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接着阐述了我国环境规制政策的具体类型和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理;其次阐述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在我国30个省市2004-2013年10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基于DEA方法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和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进行测算,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再次结合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来研究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对制造业生产效率会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最后结合本文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即政府应继续实施并强化环境规制政策、制定新的污染排放标准并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以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