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WHO统计,80%的新发病例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的80%是中晚期患者。目前妇科肿瘤中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均已采用病理分期,宫颈癌仍使用FIGO临床分期,并未考虑淋巴结对预后的影响,很多临床分期与手术分期的差异被报道。腹腔镜具有放大,视野清晰,容易辨别解剖位置等特点。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腹腔镜下手术病理分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肯定。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1996年首次开展腹腔镜下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它同时结合了腹腔镜和腹膜外路径的优点,直接降低了肠道损伤、肠道粘连的风险并降低住院治疗的时间,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帮助。国外的妇瘤专家不断对此技术进行改良,并对腹腔镜下腹膜后入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国内研究较少。本研究分为二部分:1、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可行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2、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初步临床研究。临床数据均来自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目的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对于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现有文献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CBM、 CENTRAL、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数据库中关于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Laparoscopic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LRLD)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LA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文献分析,探讨LRLD应用于LACC患者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意义。结果12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RCT研究2项,描述性研究10篇。宫颈癌亚组共入组727例病例,腹膜后组695例,经腹膜组32例。从手术过程,手术效果,术后短期恢复情况,术后复发及长期预后等方面,对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与探讨。为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的循证医学证据。结论目前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切口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饮食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基本得到认可。但由于仍欠缺大规模病例的多中心RCT研究,局部及远处复发率以及长期预后包括5年生存期等仍欠缺大规模病例的多中心RCT研究。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Laparoscopic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LRLD)应用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技术要点、可行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03月至2014年03月收治的13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部中晚期(IIB-IVA)宫颈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经腹膜外淋巴结清扫。对所得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1例手术在分离过程中腹膜破裂,C02气体进入腹腔内,无法维持腹膜外腔压力,改腹膜内手术,余12例腹腔镜下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成功,手术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30分钟(130-359分钟),术中出血量中位数50(20-350)m1。淋巴结取出总数为336个,10(5-17)个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和18(16-40)个盆腔淋巴结。11(91.7%)患者淋巴结转移。并发症为术后淋巴囊肿的形成,在充分引流后淋巴囊肿消失体温降至正常,随访1-12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LRLD术式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患者痛苦小,切口小,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减瘤的同时为后续放疗野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使患者日常生活迅速恢复,后续辅助治疗早期开始,提高了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