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吸附选择性的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1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多元化、功能化纤维的需求日益增加,多年来纳米纤维一直是功能化纤维的研究重点。由于纳米材料的快速兴起,静电纺丝技术作为一种能够连续制备纳米纤维的有效方法,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水体污染如重金属、染料废水等污染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在吸附分离领域的研究及应用也越来越丰富和深入。本课题合成了含苯环或吡啶酮结构的双酸、双胺单体化合物,然后通过酰胺化脱水缩合制备得到了两种具有一定大小空腔结构的大环化合物PBPM-1、PBPM-2。分别将这两种大环化合物添加到一定浓度的聚苯乙烯的有机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其制备成微纳米级别的改性纤维,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得到的改性纤维进行表征。为了考察两种改性纤维在金属离子废水、染料废水中的吸附性能,从溶液pH、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讨论。实验表明,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的PBPM-1、PBPM-2改性纤维的平均直径分别为439 nm、710 nm,且纤维表面具有粗糙的折皱或孔洞形态。从纤维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中发现,PBPM-1、PBPM-2改性纤维对铅离子都具有较好吸附选择性,吸附容量分别为60.5 mg/g、46.8 mg/g。对铅离子的吸附速度较快,在20-30 min内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在影响吸附容量的因素中,发现pH是影响吸附容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溶液的酸性减弱,改性纤维的吸附容量逐渐变大。同时,吸附过程可以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描述。从纤维对染料的吸附实验中发现,PBPM-1、PBPM-2改性纤维对孔雀石绿染料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且吸附容量分别达到了464.6mg/g、325.8 mg/g。对染料的吸附进行的比较缓慢,通常需要3-7个小时才能达到吸附平衡。同样,pH也是影响染料吸附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近中性条件下的吸附效果最好。两种改性纤维对染料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动力学方面,PBPM-1、PBPM-2改性纤维对染料的吸附分别符合准二级、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此外,改性纤维吸附金属离子、染料后,分别经过在EDTA、盐酸溶液处理后能恢复一定的吸附能力,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愈发重要。虽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已经走进了千千万万户家庭。不管是品牌机还是组装机,电脑始终都是由各大部件组成。面对庞大的电脑用户,售后维修成了电脑组装商面临的难题。
智能障碍场是现代战争雷场在信息化技术发展下的必然趋势。究其本质,它是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节点之间通过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实现精确定位、
室内可见光通信(VLC)将信息加载到白光LED上进行传递,在室内场景下同时实现照明和通信两种功能。VLC以高带宽、低功耗、高空间复用率、无电磁干扰等优势成为下一代通信网络的
受无线频谱资源短缺和绿色经济需求两因素的制约,频谱利用率与能耗效率成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重要的设计指标。因此,如何在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同时提高能耗效率成为当前研究的难
异戊酰基辅酶A脱氢酶(Isovaleryl-CoA dehydrogenase,IVD)是参与亮氨酸分解代谢第三步的关键酶,它催化异戊酰基辅酶A(isovalerylCoA)脱氢产生3-甲基巴豆酰基辅酶A(β-methylc
在无线多跳网络中,由于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节点与节点间的传输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传输干扰概率增加,会影响网络的表现力如吞吐量等指标,因此需要一个有
双极晶体管因其体积小、成本低、放大倍数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子系统中,然而航天器长期暴露在一个复杂的空间辐射环境内,电子系统不可避免的遭受空间射线和粒子的作用,引起电子元器件电学性能的退化,影响航天器安全、可靠地运行。对此,国内外相关工作者展开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双极器件普遍存在的低剂量率损伤增强效应是导致器件在典型空间低剂量率辐射环境中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但对其损伤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与此同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及其战略地位认识的深化,相关的水下技术引起了学术、工业、军事等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水声通信作为水下技术的基础环节,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科研地
伴随智能城市发展规划对WLAN无线网络发展要求的逐步深化,在WLAN热点小区更好的享受和体验更高的上网速度服务,是本文重点探究的实践方向。如何有效改善和提升单小区WLAN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