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这些进步都离不开各个领域的人才们做出的贡献。因此培养人才成为了我国新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既需要研究性精英型的人才,也需要技术性的实用型人才。近些年,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师培养上,越来越多的教师到国外的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同时这也为口译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与实践机会。笔者的研究就是关于培训团随团翻译的实践总结。本次的实践活动地点是在泰国的易三仓大学,笔者的任务是对开学式、毕业式、和生物工程专业介绍进行了正式的翻译,以及随团期间的陪同口译。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笔者对译前准备,交替传译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非标准英语语音这些只在理论意义上有认识的口译研究对象,在实践意义上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译前准备方面,笔者的认识之前一直停留在理论上。本次实践让笔者有机会实际检验之前学习的译前准备是否有效。笔者按照理论知识做了完善的译前准备,的确令笔者在翻译时获益良多。无论是心理素质方面,还是专业词汇方面,都让笔者有自信完成任务。这就是良好的译前准备给口译员带来的好处,令口译员在专业知识上和心理上都有自信。其次交替传译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其进行了总结。在处理交替传译所遇到的困难时,通过找出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相同点,笔者用到了同声传译时的常见办法“顺句驱动”。通过断句、重复、归纳、增补、词性转换等策略对讲稿进行处理,使翻译语句通畅,逻辑清晰,内容易于理解,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再次是对非标准英语的即泰式英语的应对方法,在这一部分的处理时,笔者借助良好的译前准备,对泰式英语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样在实践中遇到泰式英语时就可以沉着应对,将翻译顺利的进行。这次实践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笔者来说是意义非凡的。本次的实践活动是一次检验笔者研究生期间学习成果的测试,是激励笔者不断努力学习积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动力,更为笔者今后的工作发展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笔者也希望通过自己对实践的总结,为翻译硕士的后辈们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为今后的翻译教材编著者们提供编写的思路,也希望可以帮助丰富口译的课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