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优化配煤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hu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火电厂煤耗量大,而运输能力却不足、煤矿分布不均匀,国家又要求火电站尽量多燃用劣质煤,使得电厂燃煤长期偏离设计煤种。动力配煤是根据用户燃煤设备要求,将不同品质的燃煤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改变原来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混煤的燃烧特性,从而实现煤质互补,提高锅炉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通过试验方法确定不同负荷下最佳煤质,工作量大,几乎无法实现。当锅炉燃用煤质改变,通过锅炉校核热力计算,可以对受热面的传热特性及机组性能进行整体分析。因此,将锅炉校核热力计算与配煤技术相结合,热力计算结果将为具体电厂的配混煤方案提供指导和参考。  煤的元素分析成分是燃煤锅炉热力计算不可缺少的数据,但目前电厂一般没有能力进行煤的元素成分分析。本文通过建立煤质特性数据库,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在解决复杂的非线性小样本问题方面的优势,建立煤质元素分析成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采用交叉验证的数学方法,通过循环训练和仿真,得到GRNN神经网络模型的最佳光滑因子σ。仿真结果表明基于GRNN神经网络的元素分析成分预测模型比RBF网络预测模型和经验公式更精确,可以应用于电站锅炉热力计算。  随着国内大型火电机组的引进,前苏联传统的73年《锅炉热力计算标准方法》中有关炉膛辐射传热计算和屏式受热面传热计算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采用国内改进的炉膛和屏式受热面传热计算模型,以上海锅炉厂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为研究对象,对热力计算模型进行测试,并提出了基于热力计算的煤质适应性研究方法。热力计算结果分析发现,不同负荷工况下锅炉的煤种适应范围有差异,为动力配煤技术研究提供指导。  文末通过对煤质参数线性可加性的分析,认为分析基基准下混煤的水分Mad、灰分Aad、硫分Sad、挥发分Vad和低位发热量Qnet.ad具有良好的线性可加性。综合考虑煤的着火、燃尽、结渣及污染物排放等燃烧特性,建立了电厂配煤实用模型,并提出通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配煤求解的方法,得到适合具体锅炉机组的优化配煤方案。
其他文献
面临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应用于船舶柴油机已成为必然趋势。电控喷油器作为共轨燃油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动态响应速度的快慢决定了喷油器能否实现多次喷射等灵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中,巡视制度经历了从初生到发展,进而不断完善的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功用.rn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建立rn1921年7月,中共一
期刊
通过利用乳腺X线摄影的筛查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这依赖于高分辨力、高对比度、低剂量的乳腺摄影影像的恒定产生。   因此有必要定义描述数字X射线成像装置特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