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锌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的影响,探讨锌对HepG2细胞的生长变化特征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常规培养人肝癌细胞取对数增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分正常对照组、加锌组(终浓度分别为50、100、150、200、250μmol/L),其细胞分别培养24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和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以此判定不同浓度锌对人肝癌细胞HepG2形态特征的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免疫组化法分析Bax、Bcl-2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分析Bax、Bcl-2和wt-P53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锌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OD活性和MDA含量,探讨锌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用sigma plot 10.0软件作图。结果:1.高锌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活性有抑制作用。MTT比色法结果显示,随着Zn2+浓度的递增,HepG2细胞的存活率有下降的趋势,Zn2+浓度为25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为6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以此作为后续主要实验浓度。2.倒置显微镜和AO/EB染色结果发现,250μmol/L锌作用HepG2细胞24小时可见HepG2细胞数量和形态学变化: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细胞变细长、体积缩少、细胞皱缩和分裂相减少等改变,凋亡细胞增多。3. 250μmol/L锌作用HepG2细胞24小时后,可出现典型的凋亡征象:流式细胞术测得细胞凋亡率为9.8%,细胞周期无明显改变。4.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50μmol/L锌作用HepG2细胞24小时后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下降, wt-P53蛋白表达降低(p<0.05)。5. 250μmol/L锌作用HepG2细胞24小时后,细胞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⒈锌(Zn2+)的浓度为250μmol/L时,体外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24小时可以影响其生存活力。⒉Zn2+的浓度为250μmol/L时,体外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24小时,通过诱导凋亡抑制其增殖能力。⒊Zn2+可增加人肝癌HepG2细胞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使Bax/Bcl-2的比值增加,介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⒋Zn2+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wt-P53蛋白的表达,增加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表明Zn2+可能是通过非wt-P53途径介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神经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总结神经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近3年来采用神经介入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进行总
通过对四川超高压达州500kV站两台主变压器冷却系统控制回路进行分析,发现在在运行、维护上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
结直肠癌是恶性肿瘤中较常见的类型之一,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小于50%,IV期患者则不超过10%。在我国,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跃居各种恶性
研究背景与目的: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居35岁以下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里白血病的治疗有了长足进步,但治疗
目的探讨痛风发病、中医证候及合并病特点,为该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2月—2017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826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现状,并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三个层次上,构建了"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训环节为补充,以科
为了保证思政教育工作有效开展,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与新媒体时代相契合的思政工作新路径。本文分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就当前
明代中朝封贡关系确立后,双方使臣往来渐成定制,每年朝鲜使臣会按时到北京进行朝贡,史称“赴京使臣”。朝鲜使臣赴京的路线,明朝政府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定例遵行,不可轻
文化纪录片是一种借助一定艺术手段来表现文化真实的艺术形式。既要最大程度还原主观性较强的文化的本质,又要保证表达方式的艺术特色,这就对文化纪录片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不小
利用ECOM-si模式,10′&#215;10′水平分辨率,垂向20个σ层,由H/R(1983)气候学月平均风应力场和开边界流量驱动,模拟了南海风生环流的季节变化,并针对南海冬夏季风生正压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