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降低水化热而采用大量的粉煤灰替代水泥。因此,对高掺量粉煤灰水泥的水化硬化机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50%粉煤灰-50%水泥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工作和取得的重要成果有:以高分辨率的固体29Si NMR测试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并附加运用XRD、FTIR等现代测试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水化产物C-S-H硅氧四面体聚合状态,随养护制度、粉煤灰掺量、龄期变化的演变规律;探明了侵蚀离子单独、共同作用下和在硬化浆体未产生严重破坏的阶段,C-S-H凝胶聚合状态和水泥石物相种类的变化规律;根据对NMR图谱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中,水泥和辅料各自水化程度的定量描述,归纳总结了与传统水化程度表征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龄期至7d和28d的硬化浆体,相对于常温养护,高温(50℃、80℃)养护能够显著促进C-S-H凝胶硅氧四面体的聚合程度和增加C-S-H凝胶中铝氧四面体的比例。在高温养护条件下,50℃养护的硬化浆体,其C-S-H凝胶的MCL、Al/Si值与80℃养护的硬化浆体差别不大。在养护龄期7d至28d的时间段,常温养护更加有利于C-S-H凝胶硅氧四面体聚合程度的增加,也更有利于Al原子取代Si原子。高温(50℃)养护28d的硬化浆体,冷却至常温养护至90d时,C-S-H凝胶平均分子链长增长幅度较小,铝氧四面体所占比例下降25%。高温养护(50℃、80℃)28d时,粉煤灰的水化程度为常温养护的4倍;高温(50℃)养护28d的硬化浆体,冷却至常温养护至90d时,粉煤灰反应程度增长势头削弱明显。相对于常温养护,高温养护加速了粉煤灰的反应。粉煤灰掺量对水化产物C-S-H凝胶聚合程度的影响规律:FA50的C-S-H凝胶硅氧四面体聚合程度最高,FA70次之,FA30最低;粉煤灰掺量对C-S-H凝胶铝氧四面体含量的影响效果不明显。根据NMR图谱去卷积计算结果,能够实现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中水泥和粉煤灰各自水化程度的定量表征;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化学结合水法、酸选择性溶解法)得到的实验结果相一致。Na2SO4降低了C-S-H凝胶硅氧四面体的聚合状态,而Na2CO3和NaCl增加了C-S-H凝胶的平均分子链长,Na+离子的存在使更多的铝原子进入到C-S-H凝胶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