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震荡,再一次唤起了人们对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热情。经济周期问题既是最古老的话题,又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在西方经济学一百多年的研究历史中,经济周期问题受到了长期而持续的关注。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创新是层出不穷的,同时相关的计量技术也是发展迅猛。理论工作者和政府决策者不仅关注如何使一国的经济快速持久的发展,更希望经济能健康平稳地运行。因此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分析和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周期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经验分析;二是测度供给和需求对中国经济波动的贡献和影响路径。基于上述两个研究主题,文章分为六个章节展开:第一章引言,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及创新点;第二章包括经济理论和文献综述两部分,文章对西方关于经济周期形成原因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归纳,并与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对比。在文献综述方面,文章从5个研究主题对经济周期方面的中外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三章对经济周期波动研究中常用的趋势分解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第四章是对中国经济周期特征的经验分析,文章首先采用HP滤波对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变量进行趋势分解,然后用标准方差和时差相关系数对这些变量的周期成分进行了波动性和协动性分析;第五章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供给冲击路径分析,文章借鉴Blanchard&Quah(1989)提出的修正的SVAR模型,甄别分析需求和供给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贡献和冲击路径;第六章是建议部分,根据文章得到的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文章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以下两点:一、通过对中国经济周期特征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在波动性方面,多数(16个)指标的波动性大于产出,只有居民消费和就业方面的指标波动性小于产出。在协动性方面,除了就业人口总数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两个指标呈现反周期,其余指标均表现出顺周期性。中国就业的逆周期现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就业均具有顺周期性。二、通过构建修正的SVAR模型探寻供给和需求对中国的影响路径发现:产出的波动主要归因为供给冲击,供给冲击对产出具有持久的正向影响。需求冲击对产出的具有短期的正向影响,并在第6年度出现反转,对产出产生负向的消极影响;就业的波动70%以上归因于需求冲击,正向的需求冲击对就业产生持续的正向影响,供给冲击总体上对就业产生持续的负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