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浦江郊野公园是上海7个先行试点建设的郊野公园之一,离市中心最近,定位为近郊都市森林型郊野公园。该调查对上海浦江郊野公园进行了多方面分析研究,包括植物科属种统计分析、植物地理区系分析、植物生活型分析、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分析、植物乡土性分析、植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分析、植物群落相似性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具体结果如下:1.上海浦江郊野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136种,隶属于63科109属,其中裸子植物13种,被子植物123种(双子叶植物104种,单子叶植物19种)。物种较丰富的优势科有5科。郊野公园内63科种子植物分类于10个分布区,较多的分布类型有:世界广布22科、泛热带分布18科、北温带分布13科,还包括中国特有1科(银杏科)。2.郊野公园中乔木54种,灌木41种,草本39种,藤本2种,乔:灌:草:藤比为27:20.5:19.5:1。乔木植物中阔叶树种44种,针叶树种10种。54种乔木植物中常绿树种20种,落叶树种34种,常绿与落叶比为1:1.7。通过对比发现上海和周边城市公园绿地的落叶乔木种类多于常绿种类,但乔木优势种或出现频率较高的树种中常绿树种比例较大。3.上海浦江郊野公园内有5种植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为银杏(Ginkgo biloba)Ⅰ级,苏铁(Cycas revoluta)Ⅰ级,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Ⅰ级,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Ⅱ级,榉树(Zelkova serrata)Ⅱ级。上海浦江郊野公园内有82种乡土植物,隶属于45科74属,上海浦江郊野公园内乡土植物占总物种数60.3%,非乡土植物占总物种数39.7%。浦江郊野公园之后的建设中应当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4.Shannon-Wiener指数在0.6932-2.0396之间,Simpson指数在0.5000-0.8510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8492-1.8637之间,物种丰富度指数在2-9之间。不同样方之间的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变化趋势相似,均匀度指数在0.8492-1.8637范围内,变化趋势不大,整体具有较高的均匀度。5.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相似程度,整体的Jaccard系数均在0-0.25范围内,各植物群落之间均为极不相似。6.乔木重要程度排名靠前的有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垂柳(Salix babylonica)、银杏(Ginkgo biloba)。灌木重要程度靠前的有红叶石楠(Photinia x fraseri)、紫荆(Cercis chinensis)、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花石榴(Punica granatum)。地被类物种较为重要的有毛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草本植物较为重要的有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金叶菖蒲(Acorus gramineus)、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浦江郊野公园之后的建设可以考虑周边城市公园绿地优势科植物种类,在确保植物适应性的前提下丰富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植物,并可与周边地区公园绿地保持植物景观风格的相似。7.上海浦江郊野公园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分值值在3.577-7.117之间。景观质量Ⅰ级(优秀)的有0个样地,Ⅱ级(良好)的有7个样地,占总数的23.33%,Ⅲ级(一般)的有21个样地,占总数的70%,Ⅳ级(差)的有2个样地,占总数的6.67%。综上分析,景观质量主要集中在Ⅱ级(良好)和Ⅲ级(一般),占总样地数的93.33%,上海浦江郊野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质量处在中等水平。参考相关的研究,所调查的上海市公园植物群落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浦江郊野公园之后的建设中植物群落可以考虑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为主,纯林群落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