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更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结构性调整,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为自主研发和创新提供足够的激励,以提高经济社会的技术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而积极妥善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将宝贵的资源要素从产能严重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行业和“僵尸企业”中释放出来,理顺供给端,提高有效供给,创造新的生产力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僵尸企业”问题,研究“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首先,科学研究“僵尸企业”的前提是精准识别,本文从中国“僵尸企业”形成的原因出发,结合当前学者的研究成果,从银行信贷补贴、政府补助、常青贷款和“僵尸企业”形成的持续性与动态性等因素考虑,改进了“僵尸企业”的识别方法,并利用2014~201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对当前工业企业中的“僵尸企业”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僵尸企业”的比例呈现出下降趋势,这表明国家层面推进“僵尸企业”的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僵尸企业”的分布仍然呈现出固有的特征,分所有制来看,国有“僵尸企业”的比例仍然较高;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僵尸企业”比例更高;分行业来看,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仍是“僵尸企业”存在的重灾区。其次,本文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上市公司2014~2018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根据测度结果,对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然后分组对“僵尸企业”和正常企业这两类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加以对比分析。从静态分析的结果来看,在研究样本期间“僵尸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均低于正常企业;从动态分析的结果来看,“僵尸企业”五年间的全要素增长率的平均增长幅度也低于正常企业,这表明“僵尸企业”是行业中的低效率企业。随后,基于DEA-Tobit两步法,本文构建了T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行业中“僵尸企业”的负债规模占比越大,对正常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就越明显;第二,行业中“僵尸企业”的劳动力规模占比越大,对正常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也越明显;第三,通过分组回归研究发现,以负债规模衡量的行业“僵尸企业”占比的高低对同行业正常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更多的集中在对同行业非国有企业的影响上,而对同行业中的国有企业的影响则不显著。这表明“僵尸企业”占据了过多的生产要素资源,导致正常企业的创新要素不足,从而抑制了正常企业,特别是正常企业中非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最后,本文的研究表明推进“僵尸企业”治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性,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对推进我国的“僵尸企业”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第二,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明确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功能和社会化功能。第三,关注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僵尸企业”问题,建立长效处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