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种植原体病害的病原分子鉴定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ji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发生在新疆引起番茄巨芽病、莴苣黄化病、田旋花丛簇病三种植原体病害的病原进行了鉴定,结果如下:从田间采集到表现疑似感染植原体症状的番茄植株,感病植株叶片褪绿变小、扭曲并黄化,腋芽大量增生,花萼畸形成喇叭筒状,感病后全株不结果实。本研究旨在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新疆番茄巨芽病是植原体病害以及确定它的分类地位。对植原体16S rRNA基因,23S rRNA基因片段以及延生因子tuf基因进行PCR扩增,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通用引物扩增得到约1.5kb的片段,克隆测序后,通过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系统进化和虚拟电子酶切RFLP分析可知,番茄巨芽病植原体与三叶草丛簇植原体(Clover proliferation,16Sr VI组)16S rRNA基因的一致率达99.30%以上,其中与葫芦变叶病植原体(16Sr VI-A亚组)亲缘关系最近,一致率高达99.72%,在系统进化树中与该亚组成员聚类到同一个分枝。利用植原体的通用引物,通过PCR技术又分别从表现巨芽症状的番茄植株中扩增到了植原体的23S rRNA基因片段和延伸因子Tu(tuf)基因片段,对所得片段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与三叶草丛簇植原体(Clover proliferation,16Sr VI-A组)茄子小叶病植原体(JQ409544)的23S rRNA基因、长春花变叶植原体(JQ824293)的tuf基因同源性最高,均与16Sr VI-A组成员位于同一分支上,说明株系TBB_ZYT-3与16Sr VI组(三叶草丛簇组)植原体在进化上亲缘关系较近。因此,与巨芽病相关的植原体属于16Sr VI组,且初步推断是16Sr VI-A亚组。对自然状态下叶片表现黄化症状的莴苣植株LSY_WJ-2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通过巢式PCR扩增,得到约l.2kb的片段,从分子水平证实了这种病害病原为植原体,并且利用特异引物扩增到了tuf基因序列,对扩增到的片段测序、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害病原属于植原体榆树黄化组(CandidatusPhytoplasma ulmi),16Sr V组,且初步确定是16Sr V-B亚组中的成员。从新疆石河子大学试验场采集到的叶片褪绿卷曲变小,枝节变长,植株明显表现丛簇症状的田旋花植株。利用针对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得到l.3kb的目标片段,从分子水平证实了该病害病原为植原体。对扩增到的片段测序(GenBank No. KC414725),借助核苷酸同源性比对,系统进化树及虚拟电子酶切RFLP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害病原属于植原体花生丛枝组(Peanut witches,broom),16Sr II组,与该组成员中的茄子巨芽(JX083377)植原体同源性最高,达到98%。本实验中报道的三种植原体病害在国内未见报道。
其他文献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审议通过,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思路,给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本文以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例,结合自
2017年底,铁路爱好者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职工培训基地发现一辆老式铁路客车.因车型罕见,其身份引起社会大众和铁路文保部门的关注.本文从车辆本身着手,参考国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宝贵的文化和智慧都通过博物馆来记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生活,随着我国人民对博物
博物馆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记录着人类每一次的革新与突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文化宝库与智慧结晶.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
引江济淮工程作为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对于整个安徽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于工程动工之前就提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遗产的国家,在其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文化遗址和古迹受到现代人的保护,保护宝贵的遗产和不可再生资源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社会中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