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初大观(1201-1268),临济宗杨岐派北礀居简法嗣,大慧宗杲门下三传弟子,临济宗第十五世。他是南宋著名的禅宗大师,活跃于南宋后期丛林,对东亚禅宗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物初大观弃儒侍佛,初从安吉州道场山北海悟心禅师剃发受具,首见庆元府阿育王寺无准师范禅师,后依临安净慈寺石田法薰禅师为掌记,会北礀居简禅师访净慈,参之开悟,之后随居简禅师迁道场山、净慈寺等。物初大观屡迁坐席,教化四方,颇具盛名。理宗淳祐元年(1241),出世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后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并于宝祐元年(1253)住持庆元府东钱湖畔之大慈寺,景定四年(1263),又奉敕入住同邑之阿育王寺,为该寺第四十六代住持。咸淳四年(1268)六月卒,年六十八,瘗骨于阿育王寺之西隅。物初大观在住持大慈寺期间(1253-1263),主持建造大慈寺之慈视殿,开凿寺内“善应泉”,组织民众围海造田以供养禅士,并教化前来求法的中日禅林弟子,使大慈寺成为日僧渡海入宋后前来求法参拜的名道场,大慈寺的发展进入了最鼎盛时期。在住锡阿育王寺期间(1263-1268),他致力于修建殿阁,恢复阿育王寺之兴盛,维持了阿育王寺作为东亚禅宗文化交流的中心地位。物初大观不仅关注于所住锡禅寺之发展,对住持区域之地方民生有所建树,亦在禅宗东传日本的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中,无学派(无学祖元)和法海派(无象静照)直接接受过大观传法的影响,开创大拙派的大拙祖能和开创中岩派的中岩圆月更是大观三传弟子,间接传承了大观的精神与信仰。而作为一名禅学大家,大观的禅文集《物初賸语》为南宋禅文学的代表,也是日本五山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渊源之一。本文主要研究物初大观的生平及其人其事其作品对浙东四明禅林发展的影响,共分三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起及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物初大观生平研究。“生平研究”分三节:“僧涯考”、“师承考”、“交游考”。第一节“僧涯考”主要考述其在四明禅林住持之经历。第二节“师承考”从“师祖”、“业师”、“同门”和“法嗣”四方面来撰写。第三节“交游考”考述物初大观与诸友人之往来。根据现阶段掌握的史料,将物初大观的人际交往网络分为七大类:师门、同人、入宋日僧、官僚士大夫、江湖诗人、居士与手工艺者。他们与物初大观或具有多重关系,但为便于研究,将每人按其最主要的身份地位来归类。开展对物初大观生平的研究,主要依据的史料为物初大观撰著的《物初賸语》及其少许友人别集,同时参引佛寺志、地方志和其他相关原典。第三章为物初大观对南宋禅林之贡献。第一节为增广大慈寺伽蓝,围田自给。这一小节不仅包含大观对大慈寺的管理与运营,还涉及对当时当地民生之建设,如围海造田,建造水库。第二节为修缮育王寺殿宇,营理寺务。讲述大观通过对阿育王寺建筑的修缮与新建等来重振该寺。第三节为精研禅宗文学书法,教化中日求法弟子。第四节是物初大观关于南宋四明地区部分寺院历史的载述,此节主要集中解读《物初賸语》中记载的有关四明乃至浙东其他地区的部分寺院建造历史、经营、住持更替及其发展变迁等情况,为我们重塑这些寺院的历史沿革提供了珍贵的记录,也为学界研究宋代禅林浙东佛教寺院的演变过程提供了思路与资料。文末附录有“物初大观年谱”和“临济宗杨岐派师承关系图”,以供学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