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金融建设作为核心内容之一经历了快速发展。我国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下,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融资约束。“一带一路”建设构想提出以来,我国金融机构通过建立与沿线各国的人民币交易、结算合作,加强金融机构的“走出去”与“引进来”,提高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等,带动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带动的金融机构发展如何影响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运用2003-2013年5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共649个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对整体样本的回归,得出金融机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差异的交互项对OFDI的影响关系。金融机构发展水平表现为金融资源规模扩张以及金融资源分配效率提高两个维度,金融机构发展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需要依国内外的发展差异而定。在国内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时,金融资源规模扩张,促进对外投资;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时,金融资源规模扩张,抑制对外投资。当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资源分配效率提高,抑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分组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地区的投资较少但是黏性更高。对高收入地区的投资,主要受技术水平影响,对低收入水平地区的投资特点与整体样本估计一致。高政治风险地区投资主要受出口带动的影响,低政治风险地区的投资对我国的金融机构发展水平更加敏感。使用劳动力工资与技术水平替代经济发展差异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差异通过工资差异与技术水平差异变量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影响。最后,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点结合本文结论,提出如何根据金融机构发展促进企业对外投资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