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如何正确应对农村地区的突发事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其中,加强农村地区的突发事件舆情预警是一个重要方面。某种意义上说,突发事件舆情是人们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变化及其应对情况的认识程度的综合反映,及时收集这些舆情信息,并开展舆情预警有助于及时、准确把握突发事件的基本态势与演化规律,有利于对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从而有效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损失,特别是有利于制止人心恐慌、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和谐,这已成为当今理论界和实践界广泛关注并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就目前来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已经配备了舆情专门人才队伍、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舆情的上报机制、预警及时发布也初见成效,尽管如此,但当前农村地区突发事件舆情预警工作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农村地区突发事件舆情监控呈随意性、舆情报送走形式化、舆情预警设施陈旧、预警管理欠规范化等等,严重影响到应对突发事件的成效。究其成因,受意识薄弱、技术落后、制度缺乏、机构混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强农村地区突发事件舆情预警应着重从优化舆情监控方法、畅通舆情上报渠道、健全舆情预报体系、完善预警保障措施等方面下功夫,其中,优化舆情监控工作,应注重增强农村地区舆情的监控意识,将农村地区突发事件舆情监控的主体从政府拓宽到农村地区的企业、传统媒体、新媒体、社会性组织和民众,并构建起县(区)、乡镇(街道)、村委会、小组及家庭户等5级舆情监控网络体系;畅通舆情上报渠道,应利用村级远程设备、统一的乡镇报送专线和县区舆情平台等多渠道来上报农村地区突发事件舆情;健全舆情预报体系,应主要从细化突发事件舆情预报规则、加快舆情预报系统建设、优化舆情预报传播手段等方面去建全;完善预警保障措施,应着重从加强农村预警专业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应急财政专项支持、强化农村预警工作责任机制等方面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