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2005年~2016年第八师石河子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对辖区内7个团场的重点人群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重点人群对布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对2017和2018年师市布病发病率进行预测,为政府有关部门科学防控布病,提供参考依据和对策。方法:根据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下野地片区121团和134团,安集海片区142团,莫索湾片区148团和149团,市区周围石总场和143团中的500名重点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并开展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年~2016年第八师石河子市人间布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确切概率法等对比分析组间率或构成比。结果:2005~2016年师市共报告布鲁氏菌病61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39/10万,不同年份之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5,P<0.05),无死亡病例;2005~2008年发病率均比较平稳,自2009年起发病率逐年增高,2014年达到最高峰(34.53/10万),2015年开始发病率有所降低,且2016年下降幅度较大。男性与女性发病的构成比为3.60:1,最小8岁,最大82岁,平均为46.41岁,以30~60岁青壮年最多(504例)占82.35%,不同年龄段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39,P<0.05),3~8月为发病高峰,占总数的72.39%,不同月份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54,P<0.05),病例主要分布在143团(105例,17.16%)、石河子市(86例,14.05%)、石总场(78例,12.75%)和石河子乡(61例,9.97%),占总数的53.93%,不同地区病例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1,P<0.05);职业分布广泛,以农民(311例,50.82%)最多、工人(109例,17.81%)次之,不同职业病例数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4,P<0.05)。重点人群感染率较高,RBPT阳性率为5.40%;SAT阳性率3.40%;确定感染人数为27人,患病17人。发病有地区差异,不同团场布病感染率、患病率及新发病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2,P<0.05)。性别差异不明显,男性为3.28%,女性为4.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年龄差异有区别,40岁~组最高为5.30%,20岁~组最低为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5)。重点人群布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7.22%。不同团场布病知识知晓率不同,但和性别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P>0.05),不同年龄、不同民族和不同职业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8.83、χ~2=17.68、χ~2=16.52)。对相关行为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个人防护不到位、消毒现状较差,获取知识途径以健康宣传和单位培训为主。预测2017年和2018年发病率分别为12.73/10万和13.96/10万。结论:师市人间布病发病率2014年最高,2015年至2016年有所下降,但预测显示2017和2018年将比2016年有所上升,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疫情会进一步蔓延扩散。师市重点人群的布病感染率仍然较高,基本知识和相关行为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不强,消毒现状较差。因此,一方面要加大畜间布病疫情控制,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病畜肉、奶产品的监管,多部门联合,加强疫情信息互通;另一方面要做好消毒和污染源的处置,提高个人防护知识及技巧水平。第三方面,要加大干预包发放力度,扎实开展布病监测工作,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大力普及布病防治知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诊治能力,提升疾控人员处理疫区水平。最终达到布病可防、可控、可治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