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清铁代谢的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系统第二常见的变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运动迟缓、震颤、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还有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嗅觉减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等非运动症状,以及运动症状波动、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除了这些临床表现以外,帕金森病患者也会出现生化方面的改变。最近的一些研究探讨了帕金森病患者起病前的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变,以及贫血人群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回顾性研究发现PD患者中既往有贫血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一些前瞻性研究也发现,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的人群,其PD发病率较高。这些研究提示,贫血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帕金森病为慢性进展性疾病,其临床症状的出现要晚于病理损害很多年。因此,即使血红蛋白改变出现在PD起病(运动症状出现)前仍然可能是其病理损害的表现。因此,要探讨血红蛋白变化与帕金森病的关系,还需要对PD起病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研究,了解其动态变化过程。到目前为止,仅有一个小样本的研究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PD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同时也参与构成多种代谢酶。大量病理研究证实PD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铁代谢障碍,脑内出现了铁的异常沉积。帕金森病患者的外周铁代谢也受到了关注,一些研究提示PD患者会出现全身铁代谢的改变,但是这些结果尚存在争议。目前的研究提示帕金森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清铁代谢发生了改变,但并没有讨论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铁代谢改变的关系。这些研究也没有探讨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清铁代谢改变与PD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的关系。考虑到铁代谢与血红蛋白关系密切,我们猜想铁代谢异常可能影响帕金森病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追踪帕金森病患者病程中铁代谢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铁代谢和血红蛋白水平改变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从而可望为寻找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和探索新的干预途径提供帮助。因此,本研究旨在阐明帕金森病患者起病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和铁代谢变化,并探讨这些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病例组(男性114例,女性99例,共213例)均来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帕金森病门诊和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帕金森病门诊初诊或复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均符合英国帕金森协会脑库(UK PDS Brain Bank)帕金森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不典型帕金森综合征及遗传性病例,排除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存在已知会影响血常规及血清铁代谢的疾病状态的患者。对照组(男性119例,女性100例,共219例)挑选自同期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非PD人群,也同样排除存在已知会影响血常规及血清铁代谢的疾病状态的个体。采集两组的年龄、性别、民族等一般信息,并于禁食后清晨空腹采集肘正中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分析和血清铁代谢指标测定。由熟悉帕金森病的专科医师对入组的PD患者进行问诊查体,收集起病年龄、病程、用药情况、家族史和高危因素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改良Hoehn&Yahr分期量表评分(开期进行)。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下降,PD组的血红蛋白水平(125.1 ± 15.68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9.9 ± 11.83g/L)(p<0.001)。病例组的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压积(HCT)也显著低于对照者。进一步根据性别或病情程度的分层分析,仍然可见这种差异。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铁分别为14.92 ±4.88μmol/L和15.73 ±4.40μmol/L,无统计学差异(p=0.35);两组的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分别为48.29 ± 9.13μmol/L和49.74 ± 8.35μmol/L,也无统计学差异(p=0.43)。但PD组的血清铁蛋白(174.07± 74.04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91.82 ±91.49 ng/mL)(p=0.04)。根据性别的分层分析,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或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均未发现显著差异。而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分层分析,仅在晚期PD组(H&Y评分=3~5)发现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和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低于晚期对照。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示,无论是血红蛋白水平还是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或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均与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存在负相关。相关和回归分析也发现血红蛋白水平与铁代谢参数的相关性不强。只有血清铁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HGB)和红细胞压积(HCT)存在正相关。另外,年龄校正后血清铁与红细胞计数(RBC)和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相关。研究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起病后会出现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与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清铁代谢发生了变化,血清铁代谢的改变与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早期改变不显著,晚期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及总铁结合力均下降。帕金森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与血清铁代谢改变存在一定的关系,其血红蛋白水平与血清铁蛋白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自体干细胞激活疗法及常规降糖、降脂及保肝治疗两种方案治疗糖尿病伴脂肪肝患者,通过对该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探讨自体干细胞激活疗法的实用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这是一项着眼于未来的希望工程。  当今,信息网络遍布全球,我们身边也冒出了无数互联网站,吸引了大批追求新潮,渴求新知的青少年。不少家长积极鼓励孩子上网学习,日渐成为一种时尚。的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据研究资料表明,一个人一天中的行为,大约只有百分之五的属于非习惯性的,而习惯性的行为几乎占百分之九十五。这就很好地向我们证明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是一种关怀一生的教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懂礼貌,守秩序,讲文明。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习惯的关键期,是养成习惯的
【摘要】一直以来,高中政治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对已经具备一定政治思想的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帮助并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当前由于高中的政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脱节的现象,这就时常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的目的很难实现,这就使得政治的学科价值就难以得到凸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强化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探讨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路径有着显著的理论意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大学校园生活中,班级概念日益淡化,社团逐步成为学生拓展课余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社团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社团团建工作又是发展共青团的主要渠道。寻找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学生社团以学生的共同兴趣和需求为纽带,以其参与的自愿性、活动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成为吸引和凝聚学生的主要阵地,并不断凸显其作为学生基础性组织
【摘要】新课改的春风沐浴中学各学科的思想教学,思想政治课课程也要改变原来传统的乏味教学模式,政治课教师也要想办法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政治学科的魅力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政治课教学  新课改的春风沐浴中学各学科的思想教学,思想政治课课程也要改变原来传统的乏味教学模式,政治课教师也要想办法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原理晦涩、内容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在教学方法和考试上就是死记硬背,对于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考试临时抱佛脚,考完后全部忘光。怎样才能扭转这种颓废消极的心理?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