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目前银行系统将不良资产隔离出表一个比较稳健且市场化的方式。2016年我国正式重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管层释放了500亿规模的发行量,然而截至2018年,商业银行的实际发行总量仅占释放额度的不到八成。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正从银行主导阶段向弱市场主导阶段过渡,期间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社会不良贷款,传统核销、重组的方式效率低下,商业银行有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动力,然而试点重启后商业银行的发行热情不足,这与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有着一定联系;另外一方面,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标准化程度低,产品交易结构比较复杂,入池资产异质性高,这些都使得缺乏经验和专业素养的投资者难以判断产品并且选择投资,这也是我国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二级市场活跃度不够的原因之一。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取了中国银行发行的“中誉2017-2”个人住房抵押不良贷款支持证券进行研究,研究的结论无论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的角度来看,还是增强重启资产证券化试点后学术领域相关研究的时效性角度来看,都具有一定实践和理论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背景,找出其发展中的行业痛点,再通过选取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具体的问题剖析,定性且定量地分析了产品交易结构设计,最后提出优化产品资产池设计以及提高产品市场吸引力的解决措施。其中,案例的介绍和分析基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现金流估值理论、蒙特卡洛模拟法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交易设计等相关理论。研究发现,“中誉2017-2”这一信托产品存在交易过程税费过重、回收预测分析方法存在瑕疵、利率风险过高、信用增级措施单一且不独立等一系列问题,据此提出:为了保证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在我国有更好的发行环境,应当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优化资产池现金流估值分析方法,动态管理资产池数据。总体来说,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中誉2017-2”产品的发行效果较佳。中国银行自2014年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后,其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基本保持了每年小幅度增长的势头,经营利润增长也较为可观。综上所述,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效益,但如果没有把控好风险也可能给金融市场带去冲击,重要的是做好产品交易结构设计,健全制度法规,通过税收减免、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等措施减轻发行成本,调动二级市场的投资积极性,这样才能将“资产证券化”这一重要的金融创新变成能够推动我国金融债券市场发展以及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市场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