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随着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成功上市,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国有资产的概念正悄然的发生改变,现在我们所理解的银行国有资产的定义已经不是简单的所谓“银行国有资产是指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领域从事经营活动的国有资产”这个很模糊且笼统的概念,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大背景下银行国有资产就是银行国有资本(类似的也可以叫做银行国有产权或者银行国有股权)。这一理解上的改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意味着我国银行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的框架,从单纯的“管资产”——事无巨细的对业务经营的管理,提升到了通过市场的方式来“管理资本”——行使法律赋予的出资人的权利。不仅仅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证券公司、国有的保险公司也正在通过类似的方式转变自己的经营机制,改善自己的内控制度,自觉的接受出资人和市场的监督考验。而这一切距离2003年底中央汇金公司向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450亿美元也不过短短两年时间。这些变化是令人振奋的,意味我国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公司治理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行百里者半九十,制度的完善、管理的改进、理念的升华绝非朝夕之功!
经济健康发展是我国强大的保证,而银行体系的稳定与繁荣则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为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随着我国金融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的加剧、所有权结构的日益多元化,加强对我国银行国有资产的管理刻不容缓。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出资人制度,所以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并完善我国银行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制度,使其既保证国家对银行业的控制力又避免政府对银行经营过多的干预。综观世界各国国有银行体系改革的历程,在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银行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制度这一问题上,我们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直接模仿,我们只有沿着先行者的脚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让大家都满意的选择。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系统的研究我国和国外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迁,总结了我国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在借鉴国外银行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银行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模式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现代企业经营的特征之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正是由于这一分离而导致企业经营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委托代理理论应运而生。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关键是通过行之有效的产权安排、制度设计和内部治理的完善,处理好由于两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而委托代理理论则能为上述制度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委托代理理论这一理论视角对于我国银行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选择与完善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委托代理理论这一理论视角,结合我国和国外的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银行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模式选择,并在该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首先从基本概念出发,对银行国有资产进行界定,并对银行国有资本的功能进行了概述,明确的指出我国银行国有资产就是指银行国有资本,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在于出资人制度,本文主要将围绕这一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以金融资产的特征作为切入点,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特点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阐明了建立以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核心的金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本部分奠定本文分析第一个基础一政府有必要对银行国有资产进行专门的管理,有必要安排相应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能;最后本部分还专门阐述了本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工具——委托代理理论,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基础上深入的研究了我国的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部分首先对我国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进行了划分和回顾:然后专门分析和评价了我国银行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的主要模式;最后结合理论与实际分析了我国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指出我国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上主要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传统和现行银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研究,提出要真正完善我国银行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就不能照搬我国原有的银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从而为第三部分国际经验的借鉴和模式的选择做了铺垫。
第三部分首先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法国、德国、中东欧转型经济国家和新加坡,对它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迁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世界各国银行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模式和发展趋势;结合第二部分的问题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即我国政府在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上的模式选择。
第四部分集中研究了我国现行的银行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制度,分析其在管理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三部分的结论和有关国外银行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经验就如何完善我国现有的银行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三、本文的主要观点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两点:第一点,从金融资产的特点和我国银行业对我国经济重要性的角度提出有必要建立以锶行国有资产管理为核心的金融国有资管理体制;第二点,通过对世界各国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研究,并结合中国经济金融的现实状况,提出我国政府现阶段的模式选择——以商业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为主的政府间接管理模式。
最后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现行出资人制度在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结合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第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金融国有资产管理是新近提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我国来讲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在于银行国有资产的管理。从我所查到的文献来看,大部分的学者主要研究的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变革,其研究的视角主要是在于商业银行本身,而从政府以及制度变迁的角度专门研究我国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文章还是很少的。本文的第一个创新之处就在于本文研究视角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研究银行国有产权的制度安排与模式选择。本文第二个创新之处就在于问题的选择,金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选择是现在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但是金融国有资产所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包括了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机构中的国有股权,这些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经营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仅仅从表面上笼统的研究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的模式选择就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所以本文所选择了银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模式选择这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第三个创新之处在于本文跳出金融体制改革历史回顾的一般框架,专门回顾了我国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并按照自己的标准对这一历程进行了划分。
第五、本文不足之处
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第一个不足之处在于研究问题的不全面,商业性、政策性和公益性银行国有资产管理在管理的基本目标、理念和范围上都有一些共通之处,研究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该将其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之中,只是在管理制度的安排上会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商业银行使我国金融业的主导产业,加之囿于篇幅有限,本文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商业银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对政策性、公益性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研究不足。政策性、公益性银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选择也是比较新的两个问题,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之一。金融机构中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在经营的业务范围、操作方法以及面对的政策约束等方面与商业银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对这些金融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设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研究也具有比较高的价值。此外本文政策建议中就如何完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提出了一些较为抽象性的政策建议,但是具体在立法授权层面上该如何处理,囿于专业所限本文并没有在法律意义上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在该理论框架下有一系列的经典的模型和分析方法,虽然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我国银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但是并没有将问题的研究上升到模型证明的角度,这也是本文主要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是由于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具体模式的比较和选择,难以在经济学意义上进行一般性的抽象和概括;另一方面在于国有银行也具有传统国有企业的一些特点,一些模型已经对传统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这一类问题进行了有利的证明,忽视银行自身的特点而简单的将这些模型套用在对国有银行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之上,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但是由于自己的理论功底非常有限,不能将银行的特点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就没有采用模型证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