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后,世界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世界各大跨国公司也加快了其跨国并购的步伐。在分析了1999-2009年十年间的一些数据后,我们发现,在本世纪初期,跨国并购交易主要发生在发达经济国家之间,并且以欧洲公司为最为突出的主体,实现了很多特大型的跨国并购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国并购交易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与新兴经济国家有关的跨国并购交易越来越多,特别是以亚洲为首的新型经济区域,迅速占领了跨国并购交易总额的绝大多数份额。2008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陆续爆发了经济危机,使得发达国家公司跨国并购交易的步伐放缓,然而却为像中国一样手中掌握着巨额外汇储备的发展中国家实施跨国并购已迅速发展本国经济提供了一个极为良好的契机。在同步分析了传统的跨国并购理论之后,我们发现对于新型经济区域的发展中国家公司来说,传统的跨国并购理沦有了新的发展。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所提到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已不是发展中国家进行跨国并购的动机及先决条件,却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特有的成本优势,劳动力优势进行跨国并购所要追寻的目标。这对于跨国并购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问题研究来说,提供了更为崭新的视角。本文的最后一部分重点分析了跨国并购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跨国并购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多方面的意义。特别是目前经济领域对于跨国并购的态度褒贬不一,促使我们不得不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不能只是单方面一味夸大跨国并购的积极意义。由于中国的跨国并购实践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失败的案例很多,我们可以由此获得积极的经验教训。但是,跨国并购作为一种中国经济增长和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其趋势及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因此作为中国的企业来说,我们要吸取失败案例中的经验教训,在竞争中精心准备,考虑周全,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来处理经济问题,抓住契机,以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损失,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跨国并购的积极影响来为中国经济增长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