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zhy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后,世界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世界各大跨国公司也加快了其跨国并购的步伐。在分析了1999-2009年十年间的一些数据后,我们发现,在本世纪初期,跨国并购交易主要发生在发达经济国家之间,并且以欧洲公司为最为突出的主体,实现了很多特大型的跨国并购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国并购交易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与新兴经济国家有关的跨国并购交易越来越多,特别是以亚洲为首的新型经济区域,迅速占领了跨国并购交易总额的绝大多数份额。2008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陆续爆发了经济危机,使得发达国家公司跨国并购交易的步伐放缓,然而却为像中国一样手中掌握着巨额外汇储备的发展中国家实施跨国并购已迅速发展本国经济提供了一个极为良好的契机。在同步分析了传统的跨国并购理论之后,我们发现对于新型经济区域的发展中国家公司来说,传统的跨国并购理沦有了新的发展。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所提到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已不是发展中国家进行跨国并购的动机及先决条件,却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特有的成本优势,劳动力优势进行跨国并购所要追寻的目标。这对于跨国并购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问题研究来说,提供了更为崭新的视角。本文的最后一部分重点分析了跨国并购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跨国并购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多方面的意义。特别是目前经济领域对于跨国并购的态度褒贬不一,促使我们不得不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不能只是单方面一味夸大跨国并购的积极意义。由于中国的跨国并购实践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失败的案例很多,我们可以由此获得积极的经验教训。但是,跨国并购作为一种中国经济增长和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其趋势及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因此作为中国的企业来说,我们要吸取失败案例中的经验教训,在竞争中精心准备,考虑周全,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来处理经济问题,抓住契机,以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损失,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跨国并购的积极影响来为中国经济增长做贡献。
其他文献
冶金行业是社会发展支柱性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冶金行业开始高速发展,已经完全完成了由钢材产品出口到冶金
本文分为6个部分,首先对全文作一个概括性的引述,在我国诚信危机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潮汕地区的对外贸易也难于幸免,而且问题相当严重。因诚信缺失对该地区外贸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