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红黏土序列记录了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季风的演化信息,但对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季风演化过程存在不同的解读。产生分歧的一个可能原因是:用来指示季风变化强弱的代用指标因其形成机制的复杂性而导致其适用性出现了问题。如磁化率等在黄土研究中用作指示夏季风强度的一些环境代用指标,其适用性在红黏土研究中受到了严重质疑。因此,为了深入认识晚中新世以来黄土高原的古气候演化历史,迫切需要我们寻找在黄土-古土壤序列和红黏土序列中均能广泛适用的代用指标。近来的研究表明,赤铁矿、针铁矿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对气候的温湿变化非常敏感。有研究通过漫反射光谱(DRS)分析方法和环境磁学方法估量出了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赤铁矿记录,但因对赤铁矿古气候指示意义的认识存在分歧,导致对黄土高原第四纪古气候演化历史做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且粘土序列中尚没有建立连续的赤铁矿记录。
本文选择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已进行多项古气候代用指标研究的朝那剖面黄土-红黏土序列,通过漫反射光谱分析手段,建立8.1MaB.P.以来黄土高原中部朝那剖面黄土-红黏土序列红度、赤铁矿、赤铁矿/针铁矿记录,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表征风尘沉积物中赤铁矿含量的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建立了朝那剖面约8.1MaB.P.以来的赤铁矿记录。结合季风区现代土壤的研究,对赤铁矿的古气候指示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赤铁矿记录,对黄土高原晚中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化历史进行了探讨,获得一下重要认识:⑴当样品中同时存在赤铁矿、针铁矿时,赤铁矿的特征峰值仍可以有效指示赤铁矿含量,而针铁矿特征峰值却会因为赤铁矿的存在而降低,不能有效指示针铁矿的含量。赤铁矿与针铁矿的特征峰值比可以有效指示赤铁矿含量相对针铁矿含量的多少。⑵在黄土-红黏土序列中,赤铁矿指数可以有效指示沉积物中赤铁矿的含量。赤铁矿含量与环境密切相关,对气候的干湿变化非常敏感,结合现代季风区部分现代土壤研究,初步认为,气候越湿热,赤铁矿含量越高。⑶朝那8.1MaB.P.以来赤铁矿含量的变化,揭示黄土高原古气候演化历史可以5.5 MaB.P.、2.8 MaB.P.为界明显分为三个演化阶段。2.8 MaB.P.之前的环境整体较之后的环境暖湿,其中,5.5-2.8MaB.P.阶段的环境相对暖湿;2.8MaB.P.以来,黄土高原的古气候阶段性地变冷干。它们可能反映了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冰量变化对东亚季风的共同作用过程。⑷机质含量过高导致赤铁矿含量减少可能是S1-S5这几层古土壤中赤铁矿含量出现异常偏低现象的一种可能解释。在这些古土壤层位,磁化率和赤铁矿或许会因较高有机质含量的存在而变得偏高和异常偏低,从而失去指示古气候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