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地处亚热带沿海气候地区杭州的人工湿地(绿地)生态工程对富营养化污水的净化效果、植物在营养去除方面的作刚以及系统的可持续运作能力。结果表明: (1)本生态工程的入水比国家V级标准差,山水达Ⅰ、Ⅱ类水标准。水质净化效果随季节的变化、水力负荷的大小及植物生长状况的优劣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就总体平均去除率来看,TN、COD、BOD5均在40-50%,TP、KN为60-70%,NH4+-N达90%以上。 (2)生态工程中的植物生长可去除污水中一部分N、P,通过收割可明显增加这种作用。但去除作用大小与植物种类、收割时间及收割强度有关。本研究中植物去除的N、P量分别占到4.5%和4.8%(黑麦草)及13.8%和31% (菩提子),从净化角度及作物产量两方面综合考虑,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inn.)、菩提子(Coix lacryma-jobi Linn.)应分别在4月中旬至5月初及7月末至8月初进行全面收割,收割强度以2-3次为宜。 (3)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植物枯落物是湿地基质中有机物积累的来源。本湿地基质中总有机质积累量达0.658kg/m2,60%主要在表层10cm之内。从整个运行过程来看,本生态工程基质中总有机质积累并未明显影响该工程的运作能力,水力传导一直维持在较好状态。定期收割植物和去除植物枯落物是减少基质中有机质积累从而保持湿地系统可持续运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人工湿地(绿地)生态工程在治理湖泊富营养化、小区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及污泥脱水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