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涌现,给社会语言和文字的运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我国语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自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变革自身的课堂教学语言。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好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语言能力产生影响,还与语文教学的整体成效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语言问题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相关概念和内涵。本研究分别对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并随机听取课堂教学,收集课堂实录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情况较好。主要体现在:(1)意识上:深知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2)行动上:已开始在课堂教学语言的实践中摸索;(3)动力上:发展教师自我和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但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1)小学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理论掌握不足,课堂教学语言基本技能不健全;(2)师生课堂话语不均衡;(3)课堂教学语言的个性和人文性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建议:(1)小学语文教师应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教学语言;(2)提升自身素养;(3)改变教学观念;(4)注重日常语言和文字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和加强语言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