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被持续广泛地关注,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贸易隐含碳排放及与其伴生存在的碳排放转移等问题对国家间碳排放责任分配的影响成为气候治理的关键议题。为应对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国家级的减排目标,尤其突出省级地方政府在完成减排目标方面的责任。然而开放经济条件下,省际间的贸易联系通过向其他省市转移高碳排放产业等方式转移了部分碳排放,产生了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使得各省区的碳排放与实际碳排放之间出现差异,这势必会深刻影响各省市未来的碳排放格局,因此,进一步厘清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基本状况、科学识别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各省市推进气候变化治理、完成减排目标等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选取全国碳排放强度较高的山西省作为研究主体,考虑山西省内外发展诉求,从省际间产业贸易视角,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测算了山西省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省际间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量,并对其进行“空间-产业”的跨期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DA)对影响山西省际间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分解,科学识别了产业部门碳强度效应、中间投入产出结构效应、产品结构效应、产品来源地分布效应和需求规模效应这五种因素对山西省际间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2年,山西省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调入、调出)规模不断扩大,各产业部门的碳排放转移量差异较大但保持相对稳定的占比结构;工业部门较大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净调出”量,使得山西省整体上成为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净调出”省份;山西省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由集聚性向多向性发展,呈现出由“点”到“片”再到“面”的分布趋势,地理邻近效应逐渐减弱;五种因素对山西省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量的贡献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产业部门碳强度效应和需求规模效应是关键性因素,且对各产业部门来说,中间投入产出的结构效应也尤为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协调机制、优化省市间产业结构、促进低碳产品贸易等方面就未来山西省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政策建议。